9月26日,中国第一条连接海峡西岸和中部内陆腹地的快速铁路——向莆铁路正式开通运营。穿越116座隧道,跨过237座桥梁,奔驰在武夷山、大金湖、玉华洞、青云山等沿途名胜的“风景连连看”中,全长632公里的向莆铁路,在青山绿水、山川奇秀中驭风而来,被誉为“中国最美铁路”。
▲福州站首发的向莆铁路首趟动车D6502次经过向莆铁路闽江特大桥。
环保设计铺就
层峦叠障,沟深壑险,最美的风景也给工程建设者带来最大的困扰。铁四院向莆铁路设计负责人王海松介绍,环保选线是解决铁路对生态敏感目标影响的最有效手段。铁四院在设计推荐方案时,就避开了所有森林公园、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及绝大部分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最大程度实现与周边景观协调。
华东第一长隧——青云山隧道全长22公里,穿越12条碎裂岩、5条大涌水地质断层和“4A”级国家名胜风景区。
“为了保护景区环境,设计时我们精心选取辅助坑道的位置和洞口的位置,尽量减少辅助坑道的长度和个数,避免地下水流失。”王海松介绍。
青云山隧道在目前我国已开通的铁路中第一个建成了防灾救援站,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通风排烟隧道及风机好比“巨型抽油烟机”,将有害烟气强排至洞外,疏散站台、横通道和等待区域,就是遇险乘客等待救援的“诺亚方舟”,提供紧急生存空间。
全长16.99公里的莆田特大桥,从大尖山隧道引出后,几乎全桥高架跨越莆田市区。设计以一长排30多米的高墩跨越市区的荔涵大道,大气恢弘,而流畅的桥梁线形,又如巨龙横卧云空。全桥共有19处采用特殊结构,主跨从40米到146米的连续梁或者连续钢构,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干扰。
南昌至福州缩短8小时
向莆铁路开通后,南昌与福州间的最快旅行时间将由原来的11小时压缩至3小时12分,南昌与厦门间的最快旅行时间将由原来的17小时压缩至4小时23分。
向莆铁路自南昌西站引出,途经南昌、抚州、三明等地市通往福州,并在福州市永泰县分线通往莆田,运营时速200公里,两端分别与正在建设中的沪昆客运专线和既有的京九铁路、东南沿海铁路等路网干线相连接,对完善赣闽区域和全国路网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负责人称,这条铁路的通车运营,江西、福建两省将分别形成以省会城市南昌、福州为中心的省内主要城市1至2小时“一体化”生活圈,两省省会间也将形成“3小时交通圈”,实现千里赣闽一日往返。同时,该铁路连接江西等中部地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开启“山海协作”的新里程,对于促进中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人员、物资、信息、资金交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将发挥重要作用。
“米”字形高铁网建成
向莆铁路开通后,在南昌与武九铁路相衔接直达武汉。旅客在武汉可“无缝中转”京广高铁、汉宜客专。武汉至福州、厦门分别只需7小时和8小时,比普速列车快了12小时。
武汉铁路局介绍,京广(深)高铁与沪汉蓉客运专线在武汉交叉,已初步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大“十”字形高速铁路网。此番向莆铁路开通,京广(深)与已部分建成的沪汉蓉、西安至福州等客运通道在武汉交会,六条放射状高速铁路构成“米”字形的对外高速铁路网络:向北有京石武客专,连接郑州、石家庄、北京及东北路网;向南有武广客专,沟通长沙、广州、深圳及港澳地区;向西通过汉宜铁路,辐射重庆、成都等川渝地区;向东通过合武铁路、京沪高铁等,连接合肥、南京、上海等华东地区;向东南通过武九客专,形成中部地区至赣闽地区的快速客运通道。向西北经襄阳规划有武汉至西安客运专线。
快评
高铁越长,中国越“小”
从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京津城际开通至今,短短6年,中国高铁经历了飞跃、事故、停滞,人们也从排斥、不安到接受。
同济大学教授孙章说,高铁运营有效降低社会时间成本,大幅缩短旅客的旅行时间所产生的巨大社会时间效益同步增加。
——高铁使沿线城市发展机会变得越来越多。
向莆铁路沿线的抚州市,以前是江西唯一不通铁路的城市,想大规模招商引资很困难。而就在向莆铁路即将通车的今年初,大规模投资来了。大唐抚州发电厂在这里动工。这是抚州历史上第一个火力发电建设项目。
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高铁开通释放了平行通道上既有线货运能力,有效缓解了货运能力长期紧张的局面。与2007年比,2012年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增加近8亿吨、增长25%。高铁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高铁让外界了解中国,交流越来越密。
泰宁,可能是一个连中国人都不了解的城市。今年底,2013年环球比基尼小姐总决赛竟然能在这里举行。届时,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佳丽,将从福州坐高铁,通过向莆铁路到达泰宁。如果没有高铁,你能想像这帮常年“飞来飞去”的佳丽睡火车卧铺的感觉吗?
——高铁让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便利。
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那就坐高铁吧。在列车开行上,高铁采取公交化的模式,旅客可以随到随走。而且从购票、上车、到进出站,也正在越来越方便。在运输能力上,一个长编组的列车可以运送1000多人,最小每隔3分钟就可以开出一个列车。
(综合新华社报道)
新闻链接
我国首条耐高寒地铁试运营
9月26日,我国首条耐高寒地铁线——哈尔滨地铁1号线开始试运营。哈尔滨地铁1号线一、二期工程全长17.47公里,设有18个车站。其地铁列车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安全性和舒适性,可以在零下38摄氏度低温环境中持续运行。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