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数据,9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1%,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此前,多家机构预计9月CPI或涨破3%的红线。
具体来看,9月CPI城市上涨3.0%,农村上涨3.3%;食品价格上涨6.1%,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3.1%,服务价格上涨2.9%。1-9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5%。
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8%。其中,城市上涨0.8%,农村上涨0.8%;食品价格上涨1.5%,非食品价格上涨0.4%;消费品价格上涨0.9%,服务价格上涨0.5%。
尽管市场对消费物价上涨的担忧在加大,至少从目前看,货币政策不会在四季度转向。浙商证券分析师郭磊认为,CPI在回升途中但尚未形成约束。“3.5%以上的通胀数据将会引发政策高度警惕;四季度的通胀幅度尚在可控区间,暂且不会对货币政策形成掣肘。”安信证券认为,“如果四季度经济出现减速,通货膨胀的压力可能比之前预期的要小。”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月在达沃斯论坛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经济运行是平稳的。
9月份CPI涨幅创7个月新高
统计局专家:9月新涨价因素增加较多致CPI上涨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表示,9月份新涨价因素增加较多,是CPI同比涨幅扩大的直接原因。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上涨较多,既有中秋、国庆节日因素,也有季节性影响因素,还与部分地区旱涝灾害有关。
从非食品价格的环比数据看,9月份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4%,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30个百分点。其中,服装价格因换季影响环比上涨1.2%;汽油、柴油价格因价格调整环比分别上涨2.8%和2.9%;旅游价格环比上涨2.8%。
综合国家统计局网站、青岛财经日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