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中俄合作:贵在坚持重在落实

 时间:2013-10-29 14:31:00 |  王郦久 | 字体:【 】| 阅读: 145

10月22日至23日,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访华并出席中俄总理第十八次定期会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梅德韦杰夫时,对中俄两国“持之以恒地相互支持”予以高度评价,强调两国是名副其实的好邻居、好伙伴。事实上,中俄关系近二十多年的发展就是本着坚持把友好与合作放在首位,不断积累共识,深化合作,促进各自和共同发展的历程,也是双方像“滚雪球”一样不断提出合作构想并逐步加以落实的过程。

梅德韦杰夫总理访华期间,双方不仅签署了多达22个双边合作文件,以落实两国元首今年3月达成的合作共识,俄总理还与中国网民和中国科技大学的学生直接交流,通过回答他们的提问,达到进一步扩大相互理解的效果。

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自1996年建立以来,一直伴随着两国元首每年一次的定期互访,以落实元首会晤成果。十八年来这两个机制运转从未间断,对中俄关系的顺利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十八年的坚持并非易事,期间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不管两国领导人如何更替,这两个机制的运作都未受到任何干扰,且历久弥新,始终焕发着蓬勃向上、求真务实的合作精神,引领中俄关系不断创新发展,取得今天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现在中俄关系全面发展,不断创造历史最好水平,两国从领导人到各级机构和民间,相互信任和理解程度都在与日俱增,两国的“全面战略协作”也越来越深刻和务实。

在经济领域,“双方愿继续共同努力,挖掘潜力,确保两国经贸合作稳定、快速发展”,其中最大的“亮点”是能源合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此次双方签订协议,将俄未来对华石油供应年增1000万吨,这也是今年6月双方签署的未来25年内俄向中国每年供油4600万吨长期协议的组成部分(该协议总额约2700亿美元,中国预先支付700亿美元)。中石油和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还签署协议,明确俄对华液化天然气(LNG)购销量每年不低于300万吨,合同期为15年。中俄合资的天津炼油厂建设也将正式提上议程,该厂年炼油能力将达1600万吨,其成品油将可在中国市场销售,这意味着俄油企将正式进入中国下游市场。俄对华天然气出口价格谈判也取得进展,预计2013年底双方可签署最终合同,并在2018--2020年修建“东线”管道,届时俄将向中国年输送380亿立方米天然气。俄方还将继续扩大对华煤炭、电力等能源出口。陪同来访的俄能源部部长诺瓦克在京表示,2013年是中俄能源合作“突破年”。此外,中国继续加大对俄金融投资力度,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向俄对外经济与开发银行提供总共19亿美元贷款,支持俄经济发展。双方海关还签署包括地区海关合作等多项协议,既加强海关监管力度,更通过开展特定商品海关监管结果互认减化等程序,提高通关效率。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在地区合作方面,双方高度评价近年来取得的成就。2009年签署的“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合作纲要(2009--2018)”正在有重点地推动;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俄罗斯联邦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合作机制正在发挥作用,还有两国结成的几十对友好省州和城市之间的合作日趋活跃。跨境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也在稳步推进,此次两国总理会晤中进一步强调将尽快开工建设我同江至俄下列宁斯阔耶跨境铁路桥,并加快推进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公路大桥项目。今年中国东北地区和俄远东地区普降暴雨造成黑龙江水位高涨,两岸水灾严重,双方中央和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及时通报信息,采取拦洪和分洪等措施,努力将两国边境地区的水灾损失降至最低。

在人文领域,两国总理对《中俄人文合作行动计划》的落实情况表示满意,强调人文交流是中俄关系发展的战略领域,支持进一步深化两国人文交流。双方批准将2014年和2015年作为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通过组织一系列青年交流活动加深两国青年之间的友谊,使中俄友好能够世代传承下去。两国总理还鼓励中俄高校加强合作,结成联盟,共同实现2020年前互派10万人留学计划。此外,双方还就合作修复中共六大会址,作为纪念馆和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的分支机构,相互举办电影节,开展两国媒体全方位、多形式合作,加强在相互翻译对方国家文学作品方面的合作等达成共识。

在国际领域,双方重申两国在关乎国际社会整体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持一致或相近立场,“将继续在对外政策方面加强协调配合,共同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和国际法准则,促进共同发展,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重要贡献。”迄今双方在国际事务中保持着高度协调与协作,不论是叙利亚问题,还是伊朗和朝鲜半岛核问题的解决,或在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中俄都及时协调立场和政策,保持高度的相互配合。针对日本及国际上一些势力试图篡改二战历史、美化侵略等行径,中俄呼吁各有关国家必须尊重历史事实,敦促其纠正错误的历史观,遵守《联合国宪章》所确定的战后国际秩序,“共同致力于强化互信、友谊和合作的氛围。”

中俄两国关系近二十年的发展,堪称塑造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两国的经验表明,只要双方坚持睦邻友好和战略协作的理念不动摇,只要双方坚持求真务实的合作精神不动摇,未来两国关系就会不断创造新的质量和水平。(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