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全党范围内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形成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温延安整风,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扎实有效在全党深入开展好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延安整风的历史背景
主观方面:
第一,王明“左”右倾教条主义错误,给中国革命和党带来了严重危害,必须从思想政治路线上加以彻底解决。
王明军事上实行冒险主义,在政治上实行关门主义,“左”倾教条主义直接导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遵义会议只解决了最为迫切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而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问题并未做出正确的结论。1937年11月,王明从莫斯科回国后,提出“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右倾口号,主张对国民党让步。他还一再反对洛川会议以来党坚持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路线、方针、政策,这给全党带来了很大的思想混乱,给党在抗战初期的工作造成了不良后果。
第二,克服党内广泛存在的小资产阶级思想,解决抗战中大批新入党的同志思想上入党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党性教育,纯洁党的组织。
全面抗战开始后,党的队伍迅速壮大,由4万多发展到80万。这些新党员虽有很高的革命热情,但大多出身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自身存在许多弱点,加上缺乏斗争经验,理论水平和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都不强,影响党的战斗力;还有一些党员组织上入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因此,需要通过整风学习,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提高理论水平和识别能力,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党的整体素质。
第三,皖南事变的发生是延安整风运动的导火线,造成的巨大损失共产囯际负有不可推卸责任,促使中央必须尽快改变与共产国际的关系。
党中央、毛泽东对国民党始终存有戒心,但共产囯际主张一味对国民党让步,血的教训必须从实质上摆脱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干预。必须开展一次全党的整风运动,从思想根源上破除将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教条化。
第四,党内经历多次失败和挫折,逐渐形成了一批在思想上、政治上比较成熟的领导骨干,迫切要求打出自己的理论旗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五,毛泽东中共领袖地位得到共产国际的认可,在和王明路线斗争中的阶段性胜利,为开展整风运动提供了条件。1938年9月,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召开,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的口信,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承认毛泽东是中共领袖。在1941年9月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王明拒绝认错的态度遭到了毛泽东和与会者的一致批评。
客观方面:
一方面,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各项政策深得各界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坚决支持,党和人民军队在敌后解放区已牢牢地站稳了脚跟而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蒋介石、国民党先后发动的两次大规模反共高潮都被我们党和根据地军民打退,全国出现了一个较少变化的相对稳定的环境。与此同时,党中央所在地——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由于党的各项建设事业蒸蒸日上和军民大生产运动胜利开展,党政军民亲密无间,出现了一个丰衣足食的大好局面,成为全党和敌后各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这对我们党来说,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大好机遇。
二、延安整风的基本过程
延安时期的全党整风运动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思想动员阶段(1942年2月至4月)
1942年2月上旬,毛泽东先后在中央党校的开学典礼以及中宣部和中央出版局联合召开的宣传工作会议上,做了《整顿学风党风文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任务,同时阐明了整风的宗旨和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目的。
2、整顿三风阶段(1942年4月至1943年10月)
1942年4月3日,中宣部发出《关于在延安讨论中央决定及毛泽东同志整顿三风报告的决定》,进一步对整风运动的目的、要求、方法和步骤做出明确规定,从此开始了以整顿三风为中心内容的全党整风。整顿学风,着重从思想方法、从世界观上作检查;整顿党风,着重从思想意识、从党性上作检查;整顿文风,着重检查自己过去在写作上的形式主义和八股腔调。每个阶段都用4个月时间。1943年3月中旬至10月,各单位和个人就自己的工作和整风学习进行总结。
在学习总结过程中出现的审干工作,是党为保持组织的巩固和队伍的纯洁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这在党的队伍迅速扩大,国民党顽固派加紧特务活动的情况下,确保党的组织纯洁性,是必要的。但是,在审查干部中对敌情做出过分的估计,将审干扩大化,把思想教育问题作为政治问题以致反革命问题,采取逼、供、信的错误方法,康生发起的“抢救运动”为最典型代表,敌我界限混淆,造成大批冤假错案。中共中央很快发现审干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进行及时纠正。强调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分清是非轻重,培养干部,教育群众,毛泽东又指示要坚持“一个不杀,大部不抓”的原则,“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不揪辫子”。1944年春,中共中央领导有关部门开始对错案进行平反,并对受到冤屈的人员赔礼道歉。
3、总结历史经验阶段(1943年10月至1945年4月)
194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高级干部进一步研究和讨论党的历史问题,延安整风由此转入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整顿三风的基础上,对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党史上几次大的路线错误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并做出结论。
在充分讨论和反复修改的基础上,1945年4月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系统总结了党在各个时期的经验教训,对党史上的若干重大问题做出结论,并且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贡献。至此,延安整风胜利结束。
三、延安整风的深远影响
1、纠正了“左”右倾教条主义错误,破除了共产国际决议绝对化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影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形成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毛泽东思想。这启示我们要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更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2、 克服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三股歪风 ,形成了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面对世情、党情、国情的复杂变化,我们更应该始终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巩固党的群众基础,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纯洁性和先进性建设。
3、开创了以整风进行党的思想建设的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这是对党的建设学说的创新与发展。在全党深入开展好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转作风、改文风,促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根本好转,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以实际行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作者:延安市委理论讲师团副团长。此稿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来延调研参观杨家岭在七大礼堂点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