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这一目标定位之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前提与条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指向与归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次进入官方话语体系,并成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核心词,实现了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基本理念的重大突破。
国家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人民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衔接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味着制度体系的改革与治理方式的转型。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相辅相成。一方面,国家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能力孕育的基础,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有赖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建构,没有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也就谈不上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彰显国家治理体系的功能,国家治理能力的强大是国家治理体系完善的表达,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因此,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但也应当看到,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深层矛盾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国家治理的难度加大,传统的国家管理体制机制、国家管理手段方法难以适应新的国家治理要求,如果国家治理体系不能因应改革阶段的变化而调整,国家治理能力不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提升,国家治理就会出现危机,甚至导致国家和社会动荡。解决当前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需要成熟的国家治理体系和高超的国家治理能力。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而治理的主体则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乃至个人,是多元交互共治。如此,既有利于激发和汇聚社会活力,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也有利于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可以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代中国发展现实的诉求。
同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文明国家的重要标志。衡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有多个指标,如生产力发展水平、国民道德素养状况、社会和谐稳定程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也是其中的重要向度和评价尺度。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致力于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建设,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显著提升,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但国家制度存在的不完备之处,或社会各方面事务管理存在的问题,遭遇国际社会的批评,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建构文明国家形象、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需要。
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以法治体系的建立为基础,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本质特点,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有赖于各个领域的法治化。正因为如此,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离不开系统的制度安排,缺乏制度支撑,国家治理体系也难以建构起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当前面临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着眼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建构,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各种具体制度体系的任务,如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文化管理体制、文化生产经营体制、社会治理体制、生态文明制度等。这些具体制度体系,构成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以执政党为主导,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治理的显著特点。转型期的中国,对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有效动员体制内的各种资源,同时组织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才能使各种矛盾和问题得到解决。为此,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能力,要求保持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也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所以强调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重要原因。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能力,要求高效、果断处理紧急状态、自然灾害,面对重大突发事件不至于反应失灵、应对无方。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能力,要求在国际社会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彰显国家的实力和魅力,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这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战略部署。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能力,要求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增加社会和谐因素,确保人民安居乐业。也正因为如此,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体制。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否则,旧的体制机制、方法手段、观念习惯将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建构和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障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发挥人民主体作用。人民是国家和社会事务治理的主体,国家治理体系的建构需要人民贡献智慧,国家治理体系功能的发挥需要人民保持对法律、制度的敬畏,养成尊重、遵守法律、制度的良好习惯,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人民的参与和支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又要立足中国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照搬发达国家的治理体系,反而会因“水土不服”而影响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