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谱写科学发展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新篇章

 时间:2013-11-27 09:09:00 |  晏清华 | 字体:【 】| 阅读: 155

新疆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处在丝绸之路中国最前沿、最核心的地带;新疆是伟大祖国的“一块宝地”,幅员辽阔、资源丰裕、物产丰富,山川壮美;新疆各族人民渊源共生、融合共荣,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春潮拍岸、激情飞扬,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新疆大地发生了令人振奋的历史性变化。今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四国时阐释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密切我国同中亚国家关系,深化区域交流合作,统筹国内国际发展,拓展西部大开发空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也为新疆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建设一个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是抢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高地的必然要求,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战略工程。各级领导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夯实根基、履行使命、改进作风”上坚持做到“四个相统一”,谱写科学发展、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新篇章。

准确把握新疆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讲:“做好新疆工作不仅是新疆的事,更是全党和全国的事。”“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希望自治区和生产建设兵团按照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决策部署,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和稳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突出抓好科学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高举团结稳定旗帜,谱写科学发展、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新篇章。相信新疆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新疆发展和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经济意义和重大政治意义。”

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2年9月出席在新疆乌鲁木齐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开幕式,发表题为《再创丝绸之路新辉煌》主旨演讲:“新疆成为中国与亚欧各国特别是周边邻国开展互利合作的桥头堡。新疆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振兴,不仅惠及新疆各族人民,也将给亚欧国家带来更多的发展。”

由此看来,新疆作为中国向西开放桥头堡的战略地位将更加巩固,作为开放前沿的优势将更加鲜明,将更好地发挥其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枢纽作用。只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新疆没有理由不在这条“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中当好“排头兵”。

在深化改革上,坚持做到优化环境与创新驱动相统一

《淮南子》说:“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这印证了哲学范畴的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点:人们可以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毋庸讳言,环境优势将催生发展优势,优化发展环境可以形成“洼地效应”和“集聚效应”,吸引资金、项目、人才等发展要素纷至沓来。因此,各级领导应增强优化发展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着力提升促进当地发展的人文环境、政务环境、执法环境、服务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今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APEC(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演讲时说:“增长的动力从哪里来?只能从改革中来,从调整中来,从创新中来。”向世界重申,“通过改革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对全面深化改革吹响了集结号,新一轮改革的主旨之一就是要建立公平竞争的良好发展环境。我们将在中国道路的“历史新起点”上奋勇前行。

新疆若要更好地发挥向西开放桥头堡的作用,需要各级领导具有解放思想、一往直前的勇气,拥有责无旁贷、舍我其谁的担当来勇于深化改革。“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把优化环境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把“金钥匙”,推动转型升级的“催化剂”。此外,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领导干部抓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应始终做到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综合、勇于创新,做到优化环境与创新驱动“两者相统一”,使新疆这片热土成为中国西部区域经济的晴雨表和丝绸之路经济带跨越发展的大引擎。

在促进发展上,坚持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统一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邓小平同志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什么是真正的发展?答案就是科学的发展。我们所追求的发展,不是单纯的GDP增长、不计代价的发展,而是讲求速度、质量与效益的科学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此前,习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不能简单以GDP增长率来论英雄。最近,中央已经发出最强音:坚决纠正唯国内生产总值用干部问题。搞GDP崇拜,盲目追求GDP增长,一味以生产总值论英雄,就会使一些领导养成好高骛远、好大喜功、竭泽而渔、浮夸成风、捏造“政绩”、重生产而轻环保、重政绩而轻民生的陋习。因此,必须坚决破除“唯GDP论英雄”的错误观念。

新疆处在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最前沿,要把对中亚地区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别是要抓住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机遇,积极开拓进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力推动经贸、人文等领域的合作。但是新疆具有稀缺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功能重要的复杂特点。随着新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步伐加快,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也逐步加重。若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同发展中占据战略高地,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显得尤为重要,务必做到经济发展与绿洲常在,才能实现科学、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各级领导务必要持之以恒、务实坚韧。要有“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信念,以强烈的责任心、正确的政绩观,把涉及环境建设的重大决策、重要部署和关键环节,时刻放在心上、亲力亲为,持之以恒、驰而不息的抓好落实;也要有“下马服务、甩开膀子”的实劲,真抓实干,多行务实惠民之举,创造实实在在的成绩和科学有效地发展,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更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以过硬的精神敢于与污染根源较真,抓住问题不撒手,一抓到底、抓出实效,敢于向“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说不,坚决杜绝任何侵害群众利益行为。

在维护稳定上,坚持做到民族共融与惩防并重相统一

“天山雪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新疆虽然具有民族多样性、文化多元性、民族问题复杂性等特点,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结成了血肉相连的兄弟情谊,共同推动了新疆的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新疆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发展的现实已经不可辨驳地证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反之,各民族团结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发展停滞,各民族人民遭殃。因此,各民族大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应始终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做到四个认同(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应始终是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各级领导应始终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坚持以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指针,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实际举措,着力提升各民族群众的科教文化素质,切实改善民生,以暖心的变化促进各民族的融合团结进步。

邓小平同志常讲:稳定压倒一切。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始终是新疆的大局。但一段时期以来极端宗教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等“三股势力”沆瀣一气、同流合污,屡屡以“民族独立”为幌子,一面制造舆论,蛊惑人心;一面煽动民族分裂情绪,大搞暴力恐怖活动,制造混乱,破坏社会安定团结,其丑恶目的昭然若揭。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稳定压倒一切”这个安邦治国的大道理。始终把发展与稳定和谐有机地统一起来,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以改革促和谐,以发展固和谐,以稳定保和谐。要认真分析梳理本区域、本单位的不稳定因素,不回避、不推诿,从源头上找问题,从制度上抓整改,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要有长期作战的决心和勇气来打击“三股势力”。集全社会之力掌握主动性,采取惩治与预防并重、治标与治本结合的综合方针,坚持双管齐下,逐步形成一套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的惩防体系,群防群治,果断严厉打击,使这些恣意破坏安定团结局面者不敢、不能、不会有所行动。要建立深化国际合作合力打击的思路,下大力气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关国家加强政治、反恐安全合作,合力打击“三股势力”,促进区域社会稳定,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夯实根基上,坚持做到改进作风与弘扬精神相统一

民生连民心,民心系全局。夯实执政根基的着力点应在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和干部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上。作风建设对于我们共产党来说,它是一个生命之源、力量之本。要通过正风肃纪与标本兼治,夯实党员干部凝心聚力的作风基础。一是坚持思想教育这个基础。“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要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政德教育、党性党风党纪和道德品行教育,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筑牢道德防线,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二是坚持制度建设这个核心。进一步细化完善、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创新监督机制,加大监管力度,多方共同发力,增强制度震慑力。三是坚持领导带头这个关键。领导干部要自觉抵御“四风”侵蚀,自觉发挥表率作用,通过上行下效,层层推进,促使干部作风发生明显转变。四是坚持依靠群众这个根本。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党的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机关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让干部沉到基层,倾听群众呼声,提高贯彻群众路线的自觉性。积极推行“阳光政务”,创新群众对领导干部满意度调查的方式方法,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以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检验干部队伍作风。

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只有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他还指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稳疆兴疆必须要大力弘扬“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以及“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新疆精神是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集中反映,是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在新疆的地域体现,是新疆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坐标。兵团精神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厚重历史,根植于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伟大实践,是兵团几代人用真情和热血树立的不朽旗帜,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兵团人为之献身的屯垦戍边千秋伟业的主流价值所在。这两种精神是构筑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等新疆特有元素的现代文化为引领,大力要大力培育和弘扬这两种精神,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把精神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渗透到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使之内化为社会群体意识,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从而形成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心和动力。 

新时期、新阶段的大美新疆在“古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相互辉映下,在这超越时空的新丝绸之路上,在这友谊与合作、激情与梦想奏起的交响乐中,在这开放与互信、发展与共赢构筑的舞台上,必将用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响亮回答,无愧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排头兵”的使命担当。

(作者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