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左四)于10月24日与朝鲜人民军第四次连长、连政治指导员大会与会者合影留念。新华 朝中
不知不觉之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登台执政已近两年了。梳理一下朝鲜在金正恩领导下走过的这两年,人们不难发现这个国家正在发生着许多变化。这个变化是快是慢,孰优孰劣,或许见仁见智,但不管怎样,金正恩执政两年的成绩单已经摆在人们面前。
自2011年12月30日劳动党中央政治局会议按照金正日的“遗训”推举金正恩为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后,在次年的4月11日举行的劳动党第四次党代表会议上,金正恩被推举为劳动党第一书记,在当月13日举行的第十二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五次会议上,他被推举为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金正恩由此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金正恩时代由此拉开大幕。金正恩正式登台亮相。
这一年是2012年,是前国家主席金日成诞辰100周年,也是朝鲜所说的“主体百年”的结束之时。朝鲜媒体称,金正恩时代的开启象征着“新的主体百年”的开始,金正恩担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
“维稳”方面交出出色答卷
国际社会大多认为,金正恩是在2011年12月17日前领导人金正日突然逝世后仓促上台的。此种看法或许有一定道理,金正日的过早逝世确实出乎朝鲜民众的意料。然而早在2010年9月朝鲜劳动党举行的第三次党代表会议上,金正恩就已经被确定为接班人,并担任了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正恩体制实际从此时就已经开启。只不过与金正日相比,金正恩接班的过渡期显得比较短促。
一个国家领导人的更替能否保证政治社会的稳定,是国际社会首先关注的问题。在朝鲜这样特殊国情的国家就更是如此。金正恩无疑也把“维稳”放在了首要的位置。
在2012年4月15日庆祝金日成诞辰100周年阅兵式上,金正恩首次面对公众发表了约20分钟的讲话,为其上台执政定下了基调。
他说,“我们正站在新的主体百年开始的历史分水岭上”。“沿着伟大的金日成同志和金正日同志开辟的自主的道路、先军的道路、社会主义道路笔直地前进,这就是我国革命的百年大计的战略,并将取得最终的胜利”。此后,金正恩在各种场合,借各种机会表明了将继承和坚持前任领袖确定的自主、先军、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意志。为了“维稳”,朝鲜在这两年里采取了很多措施,完善党的领导机构、健全党的组织,加强党的作用,调整军队领导人,召开各种全国性会议等等,以此统一思想和认识、明确目标和任务。
两年来的事实显示,朝鲜政治社会保持了稳定,金正恩体制日益稳固。金正恩在“维稳”方面交出了一份出色答卷。这是国际社会,乃至敌对势力和媒体都不得不承认的现实。在金正恩执掌朝鲜政权之初,西方政要和媒体曾纷纷发表各种评论和猜测,以金正恩“年轻、缺乏治国经验”、“有在西方国家留学经历”等为由,以为金正恩执政后可能改弦更张,朝鲜会出现局势不稳甚至动乱。然而至今为止的事实使这些预言破产了。这得益于金正恩立足国情,审时度势,牢牢地确立了其立足之本。
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成大手笔
尽管“维稳”是头等大事,但是这并不妨碍金正恩根据现实情况在政策、措施上进行调整完善。何况这些调整完善本身也是“维稳”的题中之义。最为引人注目的调整完善表现在经济建设方面。
最近的一个事情是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11月21日发布政令,宣布在各道(相当于我国的省)建立13个经济开发区。这些开发区有的叫“经济开发区”,有的叫“工业开发区”、“旅游开发区”,还有的叫“农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这是朝鲜根据各地实情确定的,打破了过去事事讲“整齐划一”的做法。与此同时,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当天还宣布在边境城市新义州部分地区设立“经济特区”。有报道说,这些经济特区和开发区每个的面积为1.5平方公里至8平方公里不等,合在一起的总面积为44.3平方公里,朝鲜计划在每个开发区吸引7000万美元至2.4亿美元的外资,总目标为15.9亿美元。
此前,一个名为“开城高新科技开发区”已经在11月13日动工建设,而参与建设的则是由中国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中东和非洲地区的企业组成的“和平经济开发集团”。这个开发区将兴建信息技术开发中心、饭店、住宅、学校等,还将建立独立的发电厂以满足本地区的电力需求。如果再加上原有的罗先经济贸易区、黄金坪岛和威化岛经济开发区、开城工业园区、金刚山国际旅游特区,朝鲜的各类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可谓遍布全国。这是前所未有的一个新变化。
引导这个新变化的正是金正恩的大手笔。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是金正恩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金正恩本人经常谈及的一个话题。金正恩在去年4月15日面对民众发出的誓言:“决不再让人民勒紧裤带过日子”已经成为朝鲜家喻户晓的一句名言。
为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今年3月召开的劳动党中央会议决定大力推进对外贸易多元化和多样化,在众多地区开设旅游区搞活旅游,各道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经济开发区。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5月29日发布政令,宣布出台《经济开发区法》,规定经济开发区为根据朝鲜特定法规而实行特殊优惠政策的特别经济区。接着,朝鲜又把过去的“国家经济开发总局”升格为“国家经济开发委员会”,并成立了第一个民间性质的“朝鲜经济开发协会”,形成官民合力加强对外开放的态势。这个民间协会10月在平壤举行了第一次国际研讨会,邀请加拿大、马来西亚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研讨朝鲜经济开发区问题。这也是近些年来的首创,反映了朝鲜对发展经济的急迫心情和为此进行的新探索。
在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同时,朝鲜也在国内的经济政策上进行调整。今年5月,朝鲜在海外的代言媒体《朝鲜新报》证实,朝鲜正在工厂、农村进行被称为“朝鲜式经济管理方法”的新经济政策调整,内容包括扩大工厂企业在生产、销售、价格、工资等方面的自主权,贯彻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原则,在农村缩小作业分组(相当于我国过去的生产小队)规模,实行“土地担当制”,农民可以自由处理自己的农产品等。报道说,这一新经济政策目前正是全国各地试点之中,在取得经验和成果后将全面推广。朝鲜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也正就搞活企业、经济结构合理化、发展速度和均衡调节,以及经济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研究,制定具体方法。
朝鲜在经济领域的新政策、新措施,可谓是金正恩执政两年来的显著变化。不过,这些政策措施还刚刚起步,能否取得成效,在金正恩执政的成绩单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国家”显示朝鲜活力
“不再让人民勒紧裤带过日子”不仅需要物质,也需要文化娱乐休闲。“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国家”是金正恩提出的一个口号。在这个口号下,朝鲜将过去实施的11年制义务教育扩大为12年制义务教育,新制定了11月16日为“母亲节”,规定8月25日的“先军节”为全国假日。
近两年来,平壤进行了大规模建设,新建了绫罗人民游乐园、纹绣水上乐园、旱冰场、人民剧院、民俗公园、美林骑马俱乐部等一批文化休闲娱乐设施,翻建了平壤体育馆、战胜纪念馆、青春大街体育村等一批体育设施,修建了仓田住宅区,科技人员、教师、运动员的专门住宅区。
近期到过平壤的外国人几乎都感到平壤变化很大,变得更漂亮、更繁华了。
体育热潮在朝鲜蓬勃兴起也是金正恩执政两年来的一个新景象。这既是“社会主义文明国家”建设的组成部分,或许也与金正恩本人是个“体育迷”有一定关系。
在金正恩的积极倡导下,朝鲜成立了“国家体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长为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张成泽,委员几乎囊括了所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可见体育在朝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金正恩更是多次视察正在建设中的“世界一流”的马息岭滑雪场。今年来,朝鲜国内的各种体育比赛接连不断,媒体有关体育的报道大幅增加,过去难得一见的国外重大体育比赛,如今在朝鲜媒体上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反映,凡在重要国际比赛中获得好成绩的朝鲜运动员,回国时都受到英雄凯旋般的欢迎,内阁都设宴为其庆功。这股“体育热”目前还在持续,也使朝鲜显得更有活力。
两年的时间并不长。作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领导人,金正恩依然任重道远。在金正恩执政的成绩单上,还应该有更多的内容。例如在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上、朝韩关系问题上,创造和平的对外环境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问题上,至今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破解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