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改革是拉近中国与世界距离的必经之途

 时间:2013-12-18 12:44:00 |  黄元 | 字体:【 】| 阅读: 141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这是一个不可违背的铁定需求法则。中国与世界如果说有(仍然存在着)距离,则不仅是在地理间隔上的,更重要的是社会心理上的。其中社会心理上的距离的形成曾经源于许多因素,但最主要的是二条:自15世纪以降的人类各民族间认知世界与实践活动的差异所导致的社会发展步伐的不平衡,并进而发生的由西方社会对于中华民族的生活和发展现实利益所制造的严重伤害;东西方民族间之于世界本原及其人类社会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差异所产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重大分歧。

追求真理是全人类一刻不会停息的生活使命,这是由人类作为生物性的存在的本质属性所决定了的,自然也是人类的一项神圣的生活权利。并,任何不接近或者不以真理为导向的思想理念支配下所作出的行为都将不可能导致达成人类生活的福祉和预期的行为目的。随着人类认识与发现事物真实物理构造的能力地不断纵深趋进,人类认知和接纳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复杂性、周密性、多元化且又具有充分统一性的心理品质也便不断地得到升级,这样的升级其中一项根本性的标志就是人类内心世界趋向不断广阔。正因如此,人类社会在立足自身生活和发展现阶段利益的同时,绝无可能也绝不应当无视全世界的联通和变化的信息,而针对全世界联通和变化的态度或观念则便将直接地塑造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生活与发展的现实品质。这一点对于任何一个民族与国家都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

中华民族曾经因为非理性地错误地持有非以世界的联通和变化为根本依据的世界观,并没有能够及时主动地采取构建具有前瞻性地适应世界联通和变化为依据的国家(民族)发展观,而遭受了民族福祉的巨大伤害并导致了自身发展步伐的严重滞后。中华民族已曾经为缺乏之于世界的联通和变化的主动认识而付出了十分沉重的历史代价。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除了天灾之患、内战之痛,最悲惨的莫过于来自于在同一个地球家园上的其它人类族人间的血腥入侵和蹂躏。中华民族永远都不会忘却在十九至二十世纪里那一幕幕西方列强毁我城垣的凄厉场景,当然更是永远地不能忘却那一个在漫长的时期里屡屡扰我海疆,尤其在从19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上半叶间意欲血亡我种姓的蕞尔小国。我们说不能忘记,是因为人类大家园内由人性其中的自私、狭隘乃至残忍所导致的各自的利益疆界显然并且还将在长时间里存在。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这些屈辱和凄厉的苦痛无不根源于因为我们民族自身曾经严重地缺乏及时地主动地从根本上去认识与构建起以世界其它民族已然存在和发展变化了的严酷事实为依据的民族和国家发展战略---这样的国家战略是必须内外兼顾一体的以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国家整体的改革和发展战略,切实地说,是必须以国家内在的切实的细致的治理能力的改革以图民族强盛作为立足点的国家(民族)的动态发展战略。

近二个多世纪以来,西方社会一直试图来全面地认识中国,进而领导中国。中国实际上也正是在与西方社会发展差距的倒逼之下急切地不断探索着社会与国家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中前行。现在的问题是,无论西方是否接纳中国(中国的现有的执政组织及其意识形态)?如何认识和对待中国?中国则必须主动地去接纳世界和包容世界,去向世界全面开放,必须正视地球家园内有世界其它各民族间的共同存在,且是有之于物质与精神世界间的真理认识的先后差异并发展不平衡的存在。中华民族须造就有高屋建瓴、“学贯中西”进而得能指引世界发展方向的广阔胸怀、远见卓识和实践担当的能力。

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强盛与否的直接导因来自于其政府之于社会和国家的治理能力和方法。人们组建政府的惟一目的是治理国家与服务社会,任何个人、派别都不应有凌驾于国家权力之上的无论是“合法”性或非法性的权能,对于在一个国家之内至高无上的国家权能与利益而言,任何的个人和派别只能是服从与执行。主动地与时俱进地通过改革提升国家的治理品质,是一个民族焕发生机的不可须臾或缺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改革的本义在于二个方面:主动积极地去认识和发现真理;向真理看齐。

当前于中国而言,于内:问题千头万绪,归根结底是社会和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问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更主要的则是一个正处在学习过程中、成长过程中的民族和国家。这应该成为之于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的一个最基本的现实判断。当前,中国社会,针对全面的公平与正义为基底的社会和国家秩序尚未有根本地构建起来。于外:因为各民族间发展不平衡、利益疆界将会在长时期里存在着的前提下,目前的国家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军事安全乃至政治安全等都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

邓小平早在1975年时就说过: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反思、善于自新的民族,开放的本义就是学习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改革的本义就是自新,实质上则是求生。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国家在内外现实处境都已然发生了广泛而深刻变化且面临着极为复杂并急迫的情势下召开的确立了以“除了深化改革,别无他途”为主题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在清醒地认识到“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为宗旨的一次专门研究为什么、如何深化社会改革并提出具体举措的会议,会议通过的《决定》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六个板块对国家全方位的深化改革作出了具体的战略部署,并设定了具体的目标和时间表。可以说,《决定》产生于国家内外情势的危急关头,则自然引起了国际社会与国内民众广泛地关注和拭目。中华民族要图强,“中国梦”要实行,改革的道路其实还很长,或万里长征只是第一步。

社会和国家的治理方法的选择,归根结底是诸如汽车之于代步、船舶之于横渡等作为工具性的选择一样,是人类自身之于构建良好的生活与发展秩序的社会工具的选择。但是,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尤其是专制体制下的社会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权势利益,则在许多情形下根本上淹没了其作为工具性的理性价值,却成为了一些个人或者社会团体借以谋求自我私利的使用介质。这种状况,在那些目前仍然尚未从根本上彻底地构建起全社会一体的公正、公开的法治运行秩序或者已经被全体社会成员一致性地意识到那是社会生活和发展秩序构建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价值的国家(社会)里,是仍然不能避免的。这却是与人们组建政府和国家以谋求生活福祉的行动目的根本相违背的。正是针对目前仍然有这样一些意识残余与社会管理体制上的重大缺陷,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法治中国”,“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要实现“法治中国”的“一体化建设”,则首先要从法律技术规范上予以设定“特权”利益篱笆存在的非法及与全社会一体的公平和正义秩序的运行相违背的“特权”事实存在的非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已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不但是建设“美丽中国”、实行民族复兴的无他之途,也是中国拉近与世界间距离并进而为全人类福祉的发展贡献自身民族智慧和力量的必经之途。

(黄元:中共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访问学者)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