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的农村调查

 时间:2013-12-19 09:29:00 |  鲁可荣 | 字体:【 】| 阅读: 181

原题:“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的农村调查

201312180945373890

自1930年开始,国民党政府对中央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中央苏区面临严峻的军事和经济形势。同时,党内开始出现“左倾”机会主义,推行“按劳动力分配土地”的原则和“侵犯中农和城市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等政策,脱离实际指导土地斗争。为了纠正土地斗争中的错误以及说服和教育党内同志,正确地指导土地革命,自1929年至1933年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开展了一系列农村调查研究,从而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土地革命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了客观准确的现实依据和实施路径。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1929年4月,红四军进驻江西瑞金,毛泽东率领第三纵队到达兴国县后,即刻开展社会调查,重点是调查兴国的政治、经济情况,翻阅县志并向群众了解兴国的历史及其现状。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根据中共六大决议和兴国的实际情况,主持制定了兴国县《土地法》。正如金冲及先生指出的那样:“把井冈山《土地法》中‘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正确的原则性的改动。”1930年5月,红四军攻占寻邬县城,毛泽东在寻邬县开展了十多天的社会调查,他说:“我作了寻乌调查,才弄清了富农与地主的问题,提出解决富农问题的办法,不仅要抽多补少,而且还要抽肥补瘦。”还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

1930年10月初,红一方面军打开吉安后,进到袁水流域的新余县一带,这时兴国县送来许多农民参加红军。毛泽东乘机做了兴国第十区即永丰区的调查,找到了兴国县永丰区红军预备队的八位同志,在新余县的罗坊开了一个星期的调查会,即著名的“兴国调查”。主要是对八个农民家庭生计情况以及对各阶级在土地斗争中的表现开展调查,具体包括七个方面:八个家庭的观察、本区旧有土地关系、斗争中的各阶级、现在土地分配状况、土地税、苏维埃和农村军事化等。通过调查,毛泽东认为:“实际政策的决定,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坐在房子里面想像的东西,和看到的粗枝大叶的书面报告上写着的东西,决不是具体的情况。倘若根据‘想当然’或不合实际的报告来决定政策,那是危险的。过去红色区域弄出了许多错误,都是党的指导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原故。所以详细的科学的实际调查,乃非常之必需。”

1933年11月,为了掌握乡一级苏维埃政权工作的实际执行情况,毛泽东又先后到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开展实地调查。在调查期间,他召开调查会,采取走访贫苦农民家庭和红军家属、同农民一起劳动等方式,在劳动过程中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通过调查,他撰写了《长冈乡调查》和《才溪乡调查》,强调了开展社会调查的重要性:“我们的任务是提出了……问题是怎样动员群众去完全地实际地实行这些任务与计划……而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脑子里头想得出来的,这依靠于从动员群众执行各种任务的过程中去收集各种新鲜的具体的经验……反对官僚主义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拿活的榜样给他们看。”毛泽东通过实地调查,总结了苏区基层干部的优良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自觉地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关心群众生活,勇于创新、以身作则、模范带头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廉洁自律、反对腐败的生活作风;调查研究、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等。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01312180946377031

才溪乡调查会址作者/供图

正确的社会调查方法是获得真实社会调查结果的前提,而实事求是的态度又是正确开展社会调查的先决条件。毛泽东指出“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这种唯心主义的调查方式,一方面表现为先入为主或者是自以为是的态度。遇事不愿尊重客观事实,不去重视群众的意见。把既定的结论或一般原则强加于调查研究,把调查研究作为验证主观成见的手段,“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另一方面表现为盲目的崇拜和过分的迷信。只要是领导讲的、只要是上了书本的都是对的,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机械性的照搬照抄。对此,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根据实地调查所掌握的材料分析农村社会现状和土地革命运动中面临的问题,并在调查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和途径,从而促进了中央苏区土地革命和苏维埃工作的顺利开展。

农村调查是调查者与被调查农民群众之间的互动过程,真实、完整、科学的调查结论来自于对农民群众的真实生产生活的深入了解。针对当时一些苏区干部不重视开展社会调查,盲目发表不正确议论的现象,毛泽东指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要了解真实的农村和农民现状,必须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拜“能深切明了社会经济情况的人”为师。同时,毛泽东也批评了一些同志的错误倾向:“红军中显然有一部分同志是安于现状,不求甚解,空洞乐观……从不肯伸只脚到社会群众中去调查调查……我们要大声疾呼,唤醒这些同志:速速改变保守思想……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并进一步指出:在开展农村调查过程中,如果“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

坚持科学的调查分析方法

开展科学的农村调查,不仅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实事求是的调查态度和深入基层的调查作风,而且还要有科学的调查分析方法。毛泽东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因为社会调查分析方法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调查结论的正确与否,因此,毛泽东根据自身丰富的农村调查实践经验提出:“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调查社会各阶级的生动情况。对于担负指导工作的人来说,有计划地抓住几个城市、几个乡村,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即阶级分析方法,作几次周密的调查,乃是了解情况的最基本的方法。”在农村调查研究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农村社会以及丰富零散的调查资料,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否则,如果没有科学的调查与分析的态度和方法,也就不会有透过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与真相的本领。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3年,恰逢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以及毛泽东开展“长冈乡调查”和“才溪乡调查”80周年,继承和弘扬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时期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群众路线;深入贯彻毛泽东调查总结的苏区基层干部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关心群众生活、以身作则、模范带头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廉洁自律、反对腐败的生活作风,调查研究、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等,可以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