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2013年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在平稳中前行

 时间:2013-12-27 09:21:00 |  纪明葵 | 字体:【 】| 阅读: 154

thumb_340_233_1388106091202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对双边关系,中美关系如何发展已以成为世界高度关心的大问题。即将过去的一年中美关系保持了平稳过渡向更理智发展。

中美要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奥巴马在新一届任期迅速调整了国务卿和国防部长的人选,把鹰派国务卿希拉里换成了相对沉稳老练的克里,选择了一位参加过越战的反战老兵哈格尔担任国防部长了。克里就任后立刻调整了希拉里的“重返亚太战略”,改成了“再平衡战略”,他强调“再衡战略”不仅包括亚太地区也包括大西洋地区。克里出访的第一站直接赶赴英国,卡梅伦将“脱欧公投”写入保守党2015年的大选声明,欧盟三架马车出问题,欧盟不稳会直接影响美欧联盟的内部稳定,欧盟不稳平衡亚太更难,必须首先保证联盟内部的稳定。欧盟在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中艰难转型,欧盟成员国出现分裂,英国何去何从还在选择之中,希腊、西班牙、意大利能否全面改变高福利政策正在经受浴火洗礼,欧盟争取独立地位的企图摆脱北约的控制、德国在欧盟转型中担负着巨大责任,既在欧元贬值中获利同时又担救助重任,如果欧盟三架马车问题不解决美国同样会遭到重创。

3月底美国新任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定访问中国,4月初国务卿克里在出席完八国集团会议后访问中国,同月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访华。奥巴马新一届政府上台,急切需要与中国就一系列双边和地区议题进行磋商与沟通。克里来访表示美国决心进一步扩大和强化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安全和战略利益,而在与亚洲国家打交道的时,不使重要的中美关系受到破坏。

双方认为:中美关系正进入一个相对成熟,又十分关键的阶段。对核心利益有了更广泛、深入的了解,共同利益在扩大,互信在增加,打交道就更加理智、建设性合作的条件成熟。要避免中美关系出现重大变故,倒退,是建立建设性合作的基础。

中美两国把“新型大国关系”中的“新型”定义为两国关系存在着竞争性和非对抗性。因为中美两国都十分清楚,国家的成长是超越对手和自己的过程。这种超越在很大程度上是要积极地创新、有效治理与改善民生,而非穷兵黩武,重在双赢。至于“大国关系”,则要求两国都应遵守国际秩序,按照互信、互利、友好、合作的原则,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国际义务。以非传统安全为切入点,在经济、金融、疾病、环境保护等问题深入合作,建立战略互信,从而带动传统安全领域的朝鲜问题、伊朗问题战略互信的升级是中美关系的现实选择。中美两国关系如今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共同利益更加广泛,共同责任更加艰巨。中美两国唯有建立政治互信、走出一条大国关系的新路才能推进两国友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如何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习主席在加州就建立什么样的新型中美关系向奥巴马提出了三问:“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中美关系?中美应该进行什么样的合作来实现共赢?中美应该怎样携手合作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新型大国关系“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的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建,共同进步。三是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追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通过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看到两国关系当前所存在的冲突和对抗的危险。

中美建交30余年,双方在解决国际重大危机方面进行过多次成功合作,在反恐怖、维稳、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朝核六方会谈、伊核谈判、解决中东地区热点问题等方面都实现了充分理解与共同努力。在应世界金融危机、改善世界金融秩序和世界银行股权分配,应对环境保护,抗拒自然灾害方面也进行了成功的合作,中美关系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中美关系也是最复杂最重要的国际关系。尽管两国领导人在处理双边关系时都作出了许多积极的努力,目前,仍然处于互不信任的状态。两国领导人都认为,互访及对话有助建立起真正的战略互信,但随着两国在意识形态、经贸、军事、环境等方面存在分歧与冲突,特别是中美实力发生变化,中美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更多矛盾甚至冲突,中美日趋走向更深的战略互疑。这充分体现在,中美双方在世界政治、经济等多领域内的交流互动处于零和博弈的状态,冷战思维挥之不去,两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利益此消彼长,互不相容。

虽然两国高层领导人都强调要建立战略互信,但从目前双方在经济、军事、环保等诸多领域来看,两国关系愈是向前发展,似乎政治互信的建立愈发困难,这也直接体现在包括台湾问题、导弹防御部署、美重返亚太的军事部署、跨太平洋经贸合作在内的一系列敏感和重要的核心问题。

中美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也存在一些分歧。中美双方领导人都提出了构建一个新型的大国关系,维护亚太地区的稳定、合作、安全局势的愿望。中方愿坚定不移维护和促进中美关系发展,愿同美方一道,牢牢把握两国关系大方向,增进互信,扩大合作,管控分歧,保持高层交往,维护和发展好战略与经济对话、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等机制,推进合作伙伴关系建设,走出一条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如何建立新型的大国关系,不能一厢情愿,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必须双采取切实的行动建立信任与合作。“新型大国关系”这一概念意在避免军事冲突,美国不应干预具有战略意义的中国国内及周边问题。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应该以尊重为前提、以合作为途径、以共赢为目标。这不仅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中美各界人士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期盼”。

但中美两国之间存在着传统文化、社会哲学、社会和经济结构、意识形态、历史认知等领域的差异,中美之间仍存在着结构性矛盾。排除冷战思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推进合作、互利共赢已经成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主要障碍。

7月中美第五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安纳伯格庄园举行,双方以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的主线,就共同关心的战略性、长期性、全局性问题广泛、深入、坦诚地交换了意见。

在全球层面,双方讨论涉及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网络安全及加强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中的协调与合作。在地区层面,双方就中美在亚太的互动,以及朝鲜半岛局势、中东、南亚等地区热点问题进行了沟通与协调。

在战略对话框架下,两国有关部门还举行了第三次中美战略安全对话、第一次网络工作组会议,以及关于拓展能源、环保、气候变化、科技、司法、海洋、海关、执法、核安全、林业、反恐、联合国维和、南亚及拉美事务等广泛领域的务实合作。战略对话发表成果清单共91项。

亚太地区对中美两国都十分重要。美国重申欢迎一个强大、繁荣、成功的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中方欢迎美国作为亚太国家为地区的和平与繁荣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

新型大国关系在搏奕中前行

中美之间的合作决不是一帆风顺的,新型大国关系中的不冲突不对抗,不等于中美不博弈不较量,新型关系在艰难中前行。

9月王毅外长与美国国务卿克里正式会谈,落实新型大国关系。面对中美在亚太地区利益交织、竞争多元,双方探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涉及到方方面面。

过去中美会谈一般都是谈中国的贸易顺差,军火出口,人权问题,现在这些东西越来越少。相反谈的更多的是国际事务,而中国又对一些重大国际事务具有区域政治影响力,比如朝鲜问题、叙利亚问题、伊核问题等。与传统的双边关系不同,中国参与重大多边国际事物越来越多,充分显示出了中国在新型大国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中美双方只有基于务实合作,把不冲突、不对抗作为基点,才能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军事互信是中美战略互信的基础。近来,中美两军关系持续稳定改善和发展,成为双边关系的亮点。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事关13亿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多年来,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损害互信、干扰合作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两岸经济互动相融,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获得了稳定发展,美国既想利用台湾牵制大陆,又不想因为台湾问题与我发生正面冲突,只能默认中国反对分裂,致力于和平统一的努力,虽然也应台湾要求出售一些防御性武器,但不可能改变两岸军事力量对比,为保持中美关系长期稳定发展,美方在向台湾出售武器时不得考虑中美合作的前景。

钓鱼岛问题本身就是美国没有按照“波茨坦公报”和“开罗宣言”移交给我国的历史遗留的问题,事关落实和保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成果。目前,东北亚产生的紧张状态直接与美国利用中日钓鱼岛领土争端遏制中国发展有关。美国为了向亚太转移兵力,让日本更多的为其提供基地,一会说钓鱼岛问题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一会又说美国在领土主权问题上不持立场;一面让麦凯恩出来大放噘词,一会又由外交部发言人出面证实美国的原则立场从来没有改变。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必须向前看、向中美更高层战略利益看,不能因暂时利益影响长远利益发展。日本修宪要成为一个正常国家,又不能正视历史;要提高自卫权就是要排除美国的瞰制,目标指的是美国在日本的驻军,美国当然清楚安倍修宪的本质,不会任其所为。

防空识别区问题是对美中“新型大国关系”的一项测试,也是对美日同盟、美中日三角关系状态的一项测试。

拜登访华期间,空识区问题被高高举起,但又轻轻放下。美国《世界日报》社论指出,北京建立防空识别区是在给中国海空军巡逻强化法制依据,遏制安倍得寸进尺,最终目的在说服美国,协助遏制安倍的冒进策略。如今看来,北京策略成功了。

美军派2架B--52轰炸机接近我钓鱼岛上空并宣布没携带任何武器可以看出美军的虚伪,既要给日本撑腰打气又要与我方避免冲突。如果美军要协同日本防御就不应派2架轰炸机来,飞行速度慢、目标大、又没带任何武器,接近目标立刻返回,而不是长时间在这一领空巡航,显然是怕我起飞战机拦截或驱离。钓鱼岛在我划定的防空识别区边缘地帯,美选择在这一地区既能给外界带来直接挑战我底线的效果,又便于其迅速撤离,避免与我发生直接碰撞,真可谓用心良苦。这一行动也确充分暴露了美军的直接企图,美国没打算为了日本与我国闹翻,也不愿直接挑战我防空识区,只是为了给美在这一地区的霸权行径找回一点面子,证明美国还是这个地区老大,仍能不顾中国设立防空识别区的要求,任意飞行。但奥巴马对美国民用飞机进入我防空识别区要事先通报的要求充分表明,美国承认了中国的防空识别区,并无意挑衅中国。

在南海问题上也同样存在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考验。菲律宾要傍大款,美国就抻出一只胳膊,这不是公正对待南海问题应有的态度,经几番搏弈,美国防国宣布美菲联合军演仅仅是例行演习,美在南海主权问题上不持立场。美国正式宣布不准备在苏比克湾建立航母基地,只准备作维修和补给码头,菲律宾感到很晦涩,只能宣布欢迎美舰随时进出菲律宾。辽宁号在南海训练,美派舰逼近在几乎撞船的情况下美舰停车。“考本斯”号舰长马上与辽宁舰舰长张峥进行无线电通联。在简单的沟通与交流之后,中国两栖船坞登陆舰驶离现场,而“考本斯”号也没有继续待在辽宁舰的训练海域内。美国国防部官员对中美舰长的此次无线电交流评价说:“不管你说它是战术海上遭遇,还是战略对话,保持可靠的通联交流可以减少误判,这符合中美两国的利益。”另一位美国国防官员对此次中美两国海军舰队沟通评价说:“他们表现得非常职业。”

美国今年在亚太地区突出的是“TPP”谈判和做中南半岛缅甸、泰国、越南及南海印尼、菲律宾工作;强化美日澳军事合作,美日印的战略协商,对于中美关系表现了理智与理解。

坚持朝鲜半岛无核重启六方会谈,实现半岛无核化、维护东北亚和平稳定符合中美共同利益。中美能就如何重启六方会谈、有效推进无核化进程达成新的重要共识。同时,我国也愿与各方一道,深入讨论如何才能重启六方会谈、如何才能有效推进半岛无核化进程。

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中方坚持联合国安理会在解决叙利亚问题上应该发挥更大作用。也欢迎俄美就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达成框架性协议,开辟了和平解决叙利亚化武问题的前景。我国也为消除叙利亚化学武器派出了护航编队,为最终通过政治方式解决叙利亚问题发挥了积极和建设性作用。

维护网络安全是人类共同的责任。维护网络安全是一把双刃剑,世界各国都是受益者,也都是网络安全的受害者。中美双方一个是网络使用大国、一个是网络运营大国,双方有着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谁都经不起网络危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双就维护网络安全达成了共识,要严格的规范所有网运营与用户的行为,建立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监管制度。

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类认识冷战危害、面对当代冲突所做出的时代选择。中美双方只有共同努力把这一共识落实到务实合作、管控分歧、避免冲突等各个方面,才能有效的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作者:纪明葵 国防大学教授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