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谁为“老有所依”埋单

 时间:2014-01-06 12:23:00 |  王雷 | 字体:【 】| 阅读: 157

最近,电视剧《老有所依》在各电视台热播,笔者也认真看了看。看完之后,自己也在思考,步入老龄化的中国,如何解决老年人老了有所依靠的问题。不管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百姓,作为老年人都辛辛苦苦地奉献了一辈子,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工作、为了社会、为了党的事业,可以说一辈子历经千辛万苦,经历世事沧桑,饱尝辛酸苦辣,非常的不容易。老年人的工作经验、人生智慧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人都会老,老了之后怎么样才会有所依靠呢?笔者认为,政府要健全政策,社会要多关心包容,老年人自己要勇敢参与,子女要孝顺贴心。

“老有所依”,政府要拓宽覆盖面,政策上积极关心。共产党人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老年人,一辈子风风雨雨,老来之后更是需要被重点关心帮助。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突破2亿大关,空巢老年人口超过1亿,失独家庭超过100万个。这些老年人面临的贫困、疾病、失能、服务、照料、精神关爱等诸多困难和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靠谁养老、在哪养老,更是严峻的课题。作为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及时出台完善相关惠及老年人的法规、政策。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人社部门要积极做好老年人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用收缴、支付工作;卫生部门要积极推进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程序多、看病耗时长问题;住建部门要积极参与房地产调控,确保老年人住有所居;民政、财政部门要确保城乡低保老人应保实保到位,确保低保资金安全快速发到低保老人手中;文化部门要多谋划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娱节目,组织老人现场观看,或在地方电视台进行播放。总之,政府的所有相关职能部门都要认真积极稳妥地做好涉及老年人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

“老有所依”,社会要重视且包容,途径上多样温情。社会是个大家庭,人物林林总总,事情包罗万象。引领好的社会风气非常重要。《史记》有语:“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很多事情,不怕千辛万苦地去做,就怕做了之后别人不理解,背后说闲话。作为老年人,对于别人怎么评价自己又特别地敏感。例如:有的老年人家庭条件比较好,子女也非常孝顺,但因为子女平时工作比较忙,没有较多时间陪老人,加之老年人自己又比较喜欢热闹,所以就想到养老院居住,跟其他老年人在一起图个热闹。但是社会上就会有很多不好的传言,说好好的家不住,偏要到养老院去,是不是子女不孝顺。老年人闻听此言,碍于维护子女的脸面,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其实,人活着,快乐舒心最重要。社会一定要多理解这样的老人,让他们找个能说话的地方。有的老年人中年丧偶,以前为了孩子的尊严、幸福就没有再婚,现在孩子大了,也都组建自己的家庭了,老年人自己也想找个伴。但是社会上的很多人就不理解,认为都那么一大把年纪了,还赶这时髦干什么?老年人在寻偶的道路上时常会遇到不解和嘲讽。其实这样是非常不对的,任何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社会要多包容,让这样的老人找个能说话的人。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一定要积极参与树立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给老年人多样温情。

“老有所依”,老人要自己做表率,传承上树起榜样。人的一生很短暂也很漫长,为人父母当看到孩子健康快乐茁壮成长时,就会愉快地过完每一天;当看到孩子生病调皮惹事时,就会感觉度日如年。可以说,一辈子为了孩子操碎了心、费尽了神。但是作为父母也不能宠坏孩子、娇惯孩子。要从小培养孩子能独立、敢担当、富爱心、肯吃苦的能力。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可以给予孩子比较多的关爱照顾,但是当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大学毕业,甚至是已经结婚生子时,这时就要及时“断奶”,不要让孩子当“啃老族”。要勇于把孩子推出去,让他自己去体验社会的种种艰辛、经历人生的种种磨难,让他知道人生需要拼搏奋斗、需要吃苦耐劳。如果父母一直把孩子庇护在的自己的羽翼下,孩子永远不会长大。但是父母是不可能一直把孩子庇护起来的,因为人总会面临死亡。到那时,孩子还是需要面对人生的艰辛。“慈母多败儿”,“宠儿如杀儿”。为人父母一定要在这方面做好表率,因为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养儿是为防老的,如果不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能面对人生烟雨的人,那么等您老来时,您的依靠是不牢固的。作为老年人一定要有这个勇气,锤炼孩子的品质、磨练孩子的毅力、锻炼孩子的能力,一代做给一代看,这样才能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老有所依”,子女要履行好义务,行动上孝顺贴心。“养儿方知报娘恩”,只有经历养育孩童的艰辛,才知自己的父母是多么的伟大。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回首往事,那些小惊喜、小浪漫,甚至是小痛疼,我们也总会发现很多都是父母所给予的。当我们能第一次喊“爸爸”、“妈妈”时,父母会激动的彻夜难眠;当我们能第一次独立走几步路时,父母会高兴的手舞足蹈;当我们第一次拿着奖状回家时,父母脸上荡开的微笑是那么的明媚;当我们金榜题名时,父母突然觉得我们长大了,内心喜悦而惆怅;当我们步入婚姻的殿堂时,我们会发现父母已经慢慢苍老;当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时,我们会发现父母已经把我们当成家庭的顶梁柱了,多数事情都会征求我们的意见,由我们拍板决定。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时间是一把无情的镰刀,割获丰收的同时,也让很多过往随风飘去。我们回忆过去,是为了激励现在和未来。佛曰:“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既然我们能跟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称兄道弟、处成莫逆,诉说着缘分的奇妙。那么对于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我们又做到多少?想到这些我们又会不会很惭愧?一个人怎样才算成功?是官做非常大?还钱赚非常多?我想都不是。能有父母的健在,指导你的人生之路该怎么走,该如何走,这才是成功。这是一代一代在繁衍延续,这也是一代一代在茁壮成长。行动永远不晚。多打几个电话,多回家吃几次饭,多陪陪父母。记住父母的生日。在保证父母衣食无忧的同时,多关心父母的健康。当父母老去的时候,我们要教会他们系鞋带、扣扣子、用筷子,真正地尽孝、真正地贴心。

《礼记》中指出:“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社会的大同,莫过如此。当今的老年人面临的不仅仅是养老问题,更准确地说是如何有个心灵归宿,如何能够安度晚年的问题,是“老有所依”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你我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委组织部)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