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俄罗斯反腐“刑不上大夫”?

 时间:2014-01-10 09:24:00 |  魏良磊 | 字体:【 】| 阅读: 132

“一些士兵不是在服役或进行军事训练,而是在阿斯特拉罕草原种白杨树,另一些本应修建铁路的铁道兵却在修公路”。这荒诞的一幕,是俄罗斯前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亲手“导演”的。据俄联邦调查委员会发言人马尔金不久前透露,谢尔久科夫在任时,“亲自指挥”铁道兵部队某营给一亲戚的度假基地修通了公路,又让一支空军部队士兵为这个基地搞了绿化。而此举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5600万卢布(1人民币约合5.42卢布)。

以上只是俄罗斯官员以权谋私的典型案例之一。腐败,尤其是官员腐败已成为长期困扰俄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顽疾。

欧洲最腐败的国家

有媒体直言,俄罗斯是20国集团成员中最腐败的经济体,是欧洲最腐败的国家,在“金砖国家”中的腐败程度也首屈一指。

民众感受印证着俄罗斯腐败的严重程度。根据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透明国际今年7月发布的《全球腐败晴雨表调查报告》,接受调查的俄罗斯人认为俄在以下领域普遍存在腐败:警察系统腐败的比例为89%、司法系统为84%、立法系统为83%、卫生系统为75%、教育系统为72%、新闻媒体为59%。

腐败对俄罗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普京早在2006年总统国情咨文中就强调,腐败是俄罗斯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大障碍”。

俄总检察长柴卡发布的一份报告则显示,2013年腐败给俄罗斯造成的损失高达210亿卢布,而反腐刑事调查挽回的损失只有10%。他说,今年前9个月对6万名公职人员追究了纪律和行政责任,其中3600人受到起诉。

一些涉嫌腐败的更大的“老虎”也被揪了出来。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前农业部长、前俄罗斯电信公司总裁及俄联邦资产管理机构负责人等一大批军政高官相继落马,其中一些人曾被认为是普京的“自己人”。此外,俄地方官员因贪腐被立案调查的情况也在增多。

反腐制度不断完善

俄罗斯不仅对反腐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不断提高,而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完善国家反腐法制机制。

首先,继续强化自2009年以来的高官财产申报制度。自2013年开始,俄公职人员及其家庭成员在进行大额支出(超过家庭最近3年收入总和)时,需申报并说明资金来源。另外,根据一项今年5月7日起生效的法案,俄公职人员将不得拥有海外资产。

第二,采取“高薪养廉”措施,进一步提高政府官员工资。自2013年9月起,普京先后签署4项法令,所有高官的工资几乎都被提高数倍,且他们的工资一年后还将提高;第三,普京呼吁更严厉地整肃执法机关和司法系统内部的腐败。此外,普京还号召社会更积极地参与反腐败。

长期以来,克里姆林宫各局间的反腐职责划分不清,监督局、国家法制局、内政局各管一摊。2013年12月3日,克里姆林宫网站公布消息称,普京已命令在总统办公厅新设反腐事务局,其主要任务是确保总统反腐政策落实、监督反腐法律法规执行、为总统提供专业意见。

俄罗斯还计划制定新规限制官员公款消费。目前俄政府正在研究法规草案,欲对国家机构采购“具有过度消费性质”的商品及服务进行限制,如采购黄金马桶、豪车、名贵办公家具等。

下马高官复出惹争议

因下令士兵为亲戚的度假基地修建道路和搞绿化,谢尔久科夫2013年11月28日被俄检察部门提出“玩忽职守”的刑事指控。

谢氏是俄前总理祖布科夫的女婿,鉴于其与克里姆林宫的深厚关系,不少人曾推测他将免受刑事指控。应该说,对国防部长这样的重量级高官提出刑事指控在俄罗斯前所未有。

不过,《莫斯科共青团员报》2013年12月17日发表文章批评说,“窃贼不会进监狱”,“统治团伙不会出卖自己人”。文章说,谢尔久科夫动用军费修建私人道路,俄调查委员会只将其定性为“玩忽职守”,而不是“侵吞公款”或“滥用职权造成巨额损失”。这意味着“上面”不打算真的让他进监狱,“玩忽职守”最多被限制自由3个月,甚至这都可能因为恰逢俄纪念宪法20周年大赦而幸免。

事实上,更早一些时候,俄国有军工集团“俄罗斯技术公司”已宣布,谢尔久科夫已经出任集团下属联邦工程研究测试中心CEO,实现“再就业”。此消息一出,立即遭到俄国家杜马反对党议员非议,俄舆论指责这是公然挑战社会,令反腐斗争成为演戏。

如今,谢氏罪名已被“轻描淡写”,俄反腐败究竟是“没有不可触碰的官员”,还是依旧“刑不上大夫”,在俄不少民众心中仍是问号。(记者 魏良磊)

记者感悟:贪腐也是“社会病”

俄罗斯腐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18世纪前,俄国君主不给官员发放薪俸,官吏依赖接受贿赂维生,直到1715年,彼得一世学习了西方官僚制度后才向官吏发放固定薪俸。在封建帝国的沙俄,庞大的官僚机关办事效率低下,并且缺乏监督,腐败依然普遍存在。

到了苏联时期,曾有个笑话:勃列日涅夫当书记后请母亲来自己的住处,看到儿子住宅如此豪华,很紧张地问:“你这样奢侈,布尔什维克打来怎么办?”

苏联剧变后,俄罗斯国家制度进行了根本转型,但时至今日,经济上距离有序、文明的市场体制还有不小差距;政治上民主制度也还不完善。这样的政治经济背景决定俄腐败问题在未来一段时期仍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正如俄总理梅德韦杰夫2013年10月22日在与中国网民交流时所言,俄通过若干反腐法案,但“显然不能说我们已经扭转局面、一切正常,我们还需极大努力加以改观。”

尽管如此,并不意味着俄反腐败毫无成效,更不能说“越反越腐”。在世界银行公布的年度世界各国经商环境的报告中,俄从2011年的120位提升到今年的92位。腐败领域的犯罪从2012年上半年的3.4万起降至2013年同期的2.9万起,与此同时,被追究责任者数量却增长了三分之一。

分析人士认为,公示财产总比掩饰腐败要好,俄罗斯的相关反腐措施并非只是表面文章,诸如其强力推进的官员财产公示、官员子女限制等措施还是相对有力的,一些议员、官员被迫主动放弃公职就是明证。

俄战略沟通中心副主任阿布扎洛夫相信,“反腐运动是普京第三总统任期的一张名片,因此他会积极将反腐进行到底。”

从记者本人的亲身感受说,至少现在俄罗斯的腐败现象已不再公开化。回到十年前,俄罗斯海关人员肆意克扣入境旅客的随身物品;交警在街道上就敢明晃晃地接过违法司机的卢布;大学老师在教研室里接受学生的钱就让考试或论文通过……

2013年12月初,普京在“全俄人民阵线”论坛上回答有关公款聚会的问题时说:“想花多少就花多少,只不过办年会得自掏腰包。”总统一言既出,俄国企纷纷做出快速回应:有的决定取消年会,有的由员工出资举办,私营企业也纷纷决定节俭办年会。

作为世界性难题,反腐工作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任何政策措施短期内都难做到“药到病除”。尤其在俄罗斯,贪污不仅是“权力机构病”,也是“社会病”,所以普京还强调要“降低社会的腐败程度”。也许,在普京看来,反贪污不是仅靠抓几个大案,惩处几个贪污犯就能解决问题,没有整个社会的反贪污,执法机构的反贪污将一事无成。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