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制度创新,需要改革的勇气与胆略

 时间:2014-01-20 12:46:00 |  吴大器 | 字体:【 】| 阅读: 131

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新浪潮,面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既定部署,注重制度创新,加快开放倒逼改革步伐,成为一项核心命题。作为地处国家自贸试验承载地的上海,如何实践,如何突破,需要理论与实务的融合,更需要世界视野与国家战略的衔接。

不可多得的时机与挑战

用“不可多得”评价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价值,至少可以从三个视角得到检验。

首先,选择上海率先试验,与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推进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功绩与积累存在因果联系。20多年来,上海浦东勇立潮头,经历了从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和综合保税区的阶梯型发展历程。由此积累了试验自由贸易区的基础。如今,全新的试验进一步激发起上海人民落实小平同志“坚持浦东开发不动摇,一直到建成”要求的信念;

其次,自由贸易区试验顺应了全面深化中国改革开放的呼唤。综观国际经济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推动着全球的经济变局,中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经济格局,十分需要循序发展的阶段支点和布局。自由贸易区试验这一新形势下的撬动支点,既不可多得,更令人期待;

再次,国家选择上海,面向全球,聚焦制度创新进行主动试验,有着基础元素的支撑。纵观与竞争力相关的创新元素和文化元素,特别是五流(商流、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三化(国际化、自由化、便利化)、三性(包容性、平衡性、可持续性)的量化数据,上海都不同程度地具备相应的基础条件和协同均衡的综合优势,借外向开放,促国内改革,实现国际国内的两翼齐飞。用3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体现了时机与机遇的双重特质,既不可多得,更重任在肩。

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回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0多年的发展历程,人们已经深刻领会到,中国的伟大复兴需要开放与改革的两个轮子的合力共生、奋力向前。我们崇尚的开放,就是面向全世界,敞开中国的胸怀,实现全人类经济、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我们企盼的改革,就是中国的经济、文化、生态文明,迈开革命的步伐,破除一切阻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陈旧陋习,促进中国在走向开放的世界中更加豪迈。可以预见的是,开放与改革将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共同推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开放,难言改革;改革停滞,也就绝无开放的实效。中国经济惟有两个轮子的协调运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上海自贸区的“开放”本质,需要的是试验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相一致的运行秩序和做法,也就是通过改革在试验窗口内实践制度规范的“推陈出新”,通过相应期限的检验形成在我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国际接轨型制度体系。这种“倒逼”,将循序形成二个梯次型层面,即在试验区域内,通过开放型衔接,逼迫改变我国经济的某些现行做法,检验其适应程度与创新实效,体现开放型窗口实验中改革的保驾护航效应;在循序推进的第二梯次层面,上海自贸试验区必须在尽可能不太长的期限内,形成可以在我国广大区域“可复制、可推广”的操作型制度,以持续体现自贸试验区的溢出效应,以辐射、带动我国经济改革转型升级。因此,开放与改革是不可分割的对立统一,上海自贸区的试验,就是用开放倒逼改革的形式,促进我国顺应国际经济发展潮流,从而加快我国经济改革转型的升级,以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更进一步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推进,从国际视野和国家战略的衔接上观察,是中国应对当今世界以服务贸易自由化为主导特征、以规则投资为主流理念、以智能化成果和数字化服务的联合体为主要载体、以区域特惠贸易安排为全球体制的经济全球化新浪潮的“主动型”试验。中国进一步把握好“开放之门”,当务之急是做好三个根本转型,即由单项引进开放转向双向互动开放为主,由货物贸易开放为主转向服务贸易开放为主,由降低关税壁垒为重点的开放转向降低无标价壁垒的重点开放。自由贸易区试验,就是我国新形势下的开放宣言,也是新一轮开放的冲锋号角。

用好开放倒逼改革的先手效应

上海自贸区注重制度创新,其试验的阶段目标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经验。从国家战略视野定位,就是把握好开放与改革这组关系,突出用好开放倒逼改革的“先手”效应。

在2014年上海自贸试验工作进程中,开放倒逼改革的先手效应,要在抢、逼、围上下功夫,要在小、快、灵上上水平,具体而言,必须体现四个着力:

一是要尽快把投资管理制度落到实处,要加快2014年版的负面清单编制;加快改革境外投资管理方式,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提供依据;加快商事等级制度改革,推进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先照后证”登记制、年度报告公示制等管理措施的试行;

二是尽快把贸易监管制度落到实处,要优化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自由的监管模式和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模式的量化推进秩序规范,加快“一线放开”监管模式的时间、成本、申报要素的规范试点,加快“区内自由”便捷管理的试点企业,相应各线的试点运作;加快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模式操作性方案的制定,形成明细的运行内容;

三是尽快把金融监管制度落到实处,要掌握已基本形成的自贸试验金融开放创新的制度框架体系,细化操作细则;形成区内资金监控系统和风险防范机制的具体规范,尽快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利率市场化和外汇管理改革先行先试,择时推出操作细则;加快推进符合条件的企业和机构开立自由贸易账户的规范试验;

四是加快已有的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的建设,构建政府各相关部门协同、联合监管的综合系统;加快已经搭建的城管综合执法体系的运行方案,对市场监督、知识产权等等进行综合执法制度实践;加快构建引进中介机构、第三方机构的社会力量制度体系,突出协同与高效的综合型制度雏形。

四个着力,从根本上看都是保障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具体内容,而试验进程中的方法举措,系统软件与硬件的结合,恰恰需要在试验区内进行与我国经济现行运行程序某些不一样的探索。可见,开放与改革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开放窗口的制度创新,一定需要改革的勇气、胆略。把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的先手转化为胜势,加快开放倒逼改革的实践,是实现突破的战略选择。

(作者为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