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市场倒逼大学人才培养改革

 时间:2014-01-29 13:05:00 |  缪迅 | 字体:【 】| 阅读: 137

报道称,今年应届大学生毕业生人数将又创新高,达到727万。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再次遇到严峻的考验。公允地说,现在的学生面对就业压力,求职心态已经变得十分理性和务实,抱着目标挑挑拣拣的已经少了很多。即使这样,就业问题也并没有“迎刃而解”。

显然,大学生求职之难,很大的一部分原因还得从大学本身去找。大学扩招十几年,大学生人数翻了好几番;然而,大学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却没有与社会多元化、多层面的发展需要接上轨。多年来,为数众多的大学为满足扩招需求和学校的“升格”,罔顾社会实际需求,对各行各业对各类人才的实际与潜在需求缺乏相当准确的评估和前瞻性预测,只是一味地追求“你有我有大家有”,很多高校不管不顾地增设了诸如“文秘”、“国际贸易”、“新闻传播”、“国际金融”、“法学”等听起来不错、看上去很美的专业。其原因在于,大学办这样的专业,成本投入较低,不像办工科专业那样需要实验室、实训设备,只要有教师、有教材就可上马,真可谓“一本书、一支粉笔、几位老师”即可开出专业来了。这样的专业雷同、课程设置雷同和培养模式雷同,在就业问题还未突出的时候,可能还不太明显;一旦“外面的世界”有了个“风吹草动”,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就凸显出来了。 

大学生们正日益走向务实,那么,学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熔炉和基地,是否也很有必要在专业设置、课程教学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务实起来呢?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大学的领导者、管理者和教师们应该联系大学的办学实际、人才培养的实际成效与用人单位的反馈等,好好思考一番:如何应对当下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市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又该如何从办学的机制体制上,从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上,来“对表”和适应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明确要求。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宣传部)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