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尊重女性,才是妇女节的内核

 时间:2014-03-08 11:44:00 |  | 字体:【 】| 阅读: 140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在此祝所有的女同胞们节日快乐。

与一百多年前设立妇女节时的社会相比,当代的女性地位和价值,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从“女性能顶半边天”,到有男性呼吁建立男人节,以表示“男女平等”,都显示了这种进步所在。但在新时代,女生的权利是否得到足够的尊重,尊重女性是否真的成为普遍性的社会现实,却有了新的衡量标准与价值要求。以此而言,在尊重女性上,我们本还应该做得更好。

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当下妇女节的节日氛围,在更大程度上,或许只是商家借此进行营销活动的衬托。在现实生活中,关于怎么过妇女节,或许依然是一个比较平淡的话题,远不及其它节日所具有的丰富表现形式。这种“冷淡”或并不能如很多人所想当然的,男女更加平等了,所以妇女节就不重要了,而是社会真正对于妇女的尊重,在文化的构建上,离妇女节的本质,仍有实质性的差距。

另一个颇值得玩味的现象是,妇女节节日文化的趋冷,还表现在女性自我认同的价值危机之上。近年来,关于“不过妇女节,只过女生节”的话题日渐升温,特别是在高校和一些年轻女性群体中间。这种思潮的一个最大理由是妇女节应是年龄较大女性的节日——仿佛过妇女节是一件尴尬的事情,就意味着自己老了、落入俗套了。这种耐人寻味的观念与行动,一方面,表明一些年轻女性在性别角色的自我认知上,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逃避和否定心理;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在女性地位和女性价值上所积的蓄偏见在当代的一种投射。可见,从文化上消解女性受歧视的心理和现实土壤,仍任重道远。

随着现代女性文化水平的提升,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这是一个值得欣慰的进步。但是,在一个快节奏的高压社会,这意味着女性所同时要承受的社会压力也在前所未有的增大。相关调查表明,女性患上与压力相关疾病的几率高于男性两倍。在某种程度上,女性所面对的压力相对高于男性,除了生理上的原因,这也与社会的相关福利制度安排不无关系。为女性减压,在制度上构建更为人性化的女性权利保障体系,无疑是现代社会尊重女性的一个重要标志。

虽然绝大多数现代女性已经能够走出传统家庭的“小圈子”,在社会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但一些社会性歧视仍无处不在。如在语言上,关于女性的语言暴力仍显得突出,比如“剩女”说法的流行,以及整个社会对于“剩女”所附加的道德评判;在就业上,女性所面临的求职门槛、年龄危机都远远高于男性;一些商业活动,动辄拿女性话题甚至女性身体作为炒作噱头……可以说,我们要真正剔除附加在女性身上的歧视,还有不少的路要走,而有一些歧视,甚至是隐藏在深层的文化基因里,需要以更为现代性的眼光进行反思,才能发现其中的谬误。

妇女节,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节日,更不应该沦为一个只是发放“节日福利”的借口与商家营销的噱头。无论如何,尊重女性,才是庆祝妇女节的全部内核所在。而借机反思女性权利的保障,也不应该是一个应景式的话题,而更应该在制度层面达成社会性的共识与落实。如此,我们才能不负这一节日的本质意义。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