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现代家风家教是培养造就优秀军人的重要渠道

 时间:2014-03-31 13:26:00 |  孙临平 | 字体:【 】| 阅读: 145

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之本

我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教育者本人也是受教育者。我出生在山东临沂,有一位临沂先贤颜之推说过:“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颜之推的代表作《颜氏家训》在封建家庭教育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以至于被后世称为家教规范。我也是一个诗词爱好者,记得《诗经•小雅•蓼莪》中有这样的诗句:“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这些观点,都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说明了家风对于文化传承、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人生的第一老师,我认为,家风实际上是父母之风。同时,家风也是具体的,一家有一家的家风,一世有一世的家风,有好坏、雅俗、高下之分。

家风对我个人的人生影响,可以说是融入了血液,化为了灵魂,变成了立身做人的言行举止。我的父母都是党的基层干部,在沂蒙山区为人民群众辛勤工作了一生,为养育儿女后代艰苦操劳了一生,我曾经含泪泣撰祭文,祭文中记述了父母对我们兄妹的生养深恩和教育风范。有关的内容:“吾父峣峣,英雄禀性,幼年多难,丧父失兄,祖母苗氏,抚孤成立,艰难备尝,相依为命,日出扶桑,父获新生,投身土改,忝列革命,以民为根,以公为重,宁为玉碎,宁折不弓,傲骨一生,血性一生。吾父忠义,情深意重,修身齐家,以严为宗,严我立身,一餐一饭,严我做人,一言一行,严我成长,一笔一划,严我成才,上游永争。父爱深厚,多在心中,内柔外刚,晚年尤重,每念儿女,落泪涕零。吾母皎皎,如日月明,豆蔻随父,革命斗争,桃李年华,南下沂蒙,无愧组织,无愧百姓,宁屈自己,宁愿牺牲,兢兢一生,业业一生。吾母贤淑,秀外慧中,侍婆辅夫,下养上奉,所有之难,扛在肩上,所有之爱,握在手中,所有希冀,装在心里,所有之教,以身为镜,三儿两女,养育长成。吾母虽寿,晚年罹病,卧床经年,强忍病痛,陪伴儿女,死不目瞑,众口皆誉,母仪之荣。”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兄妹就是由这样的严父慈母养育,在这样的家风教化中成长。父母言传身教灌注给我们的思想乳汁、道德营养和精神力量,我们终生受用,恩惠不尽。现在想起来,我个人一向秉持的人生四准则,也就是,做人比做官更要紧、成人比成功更要紧、厚德比厚才更要紧、改造自己比改造世界更要紧;还有一向践行的做人、做事、做官的三原则,就是,做人要做好人、做能人、做有情有义的人,做事要想干事、能干事、正确地干正确的事,做官要为党立心、为人民立命、为军队立担当;还有我们兄妹五个相同的禀性:宽以待人不忍辱、严于律己能负重,这一切无不受惠于父母家教春风化雨、点滴滋润。

现代家风家教应融入军人品德价值教育

为什么谈家风问题也要包括军人的培养教育?首先,崇文尚武的优良传统、精忠报国的优良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家风文化非常重要的生长根脉、传承基因和鲜明的标示,也是无数家庭持家教子、世代相传的守训、要义,激励着一代代的爱国将士为安邦保民而英勇牺牲。今天,我们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要发扬光大这样的家风文化,因为强国梦包含着强军梦,在一定意义上,强国梦就是强军梦。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甲午又至,我们必须有这样的甲午情怀和行动自觉。其次,在现代社会,无论东西方,参军、当兵、保卫祖国,是每一个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爱国拥军,从军报国,作为国防教育的内容,应该进入千家万户,成为社会公民教育的重要内涵,也成为我们弘扬优良传统、促进形成现代家风家教的重要内涵。

那么,什么样的家风有助于培养造就优秀的军人呢?这也就是通过弘扬良好的家风家教,光大崇文尚武文化,从兵源上解决为共和国培养造就优秀军人的问题。“风云三尺剑,社稷一戎衣。”军人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家与国、苦与乐、生与死、荣与辱、战争与和平,这些都是军旅人生的永恒课题。从这个意义上,革命军人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的价值观,军人生来为战胜的使命感,军人有死之荣、无生之辱的荣辱观,以及我们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智信仁勇严”的军人品德观,等等,这些内容,也都是今天培养造就新时代优秀军人的基础性标准。如果我们的家庭教育都能有机地融入这样一些内容,我们的青少年从小就能耳濡目染地接受这样的家风家教的熏陶,我们的国防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人民军队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从兵源问题上就有了源头活水。

家风家教应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源泉、精神基因的挖掘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家风家教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打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事关千秋万代的伟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础,也是个体连接社会的桥梁。我们应该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魂,以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为神,大力弘扬现代家风家教。这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基础性作用。

二是守根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了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脉和重要的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三个层面,比如它在国家层面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层面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不同层面的体现。而家风家教也是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如果在家风家教中加强对于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精神基因的挖掘和阐发,就能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守住根脉。

三是践行动。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家教是重要的抓手。以家风家教为渠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能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千家万户,渗透到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真正实现从言到行的转变,落到细、落到小、落到实,成为亿万人民群众鲜活具体的自觉实践。

(光明网记者 邬庆霞采访)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