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简政放权与“鸣琴而治”

 时间:2014-05-05 09:33:00 |  王志伟 | 字体:【 】| 阅读: 147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简政放权要作为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来抓。他在两会结束答记者问时说“我回想起30多年前,我在农村作村干部,那时候起早贪黑,恨不得把每个劳动力当天干什么都给定下来,结果呢?到头来就是吃不饱肚子。后来搞承包制,放开搞活,农民自己决定干什么、怎么种,几年时间温饱问题就解决了。” 回想当年,李克强感叹,“过去30年的经验证明,改革确实是最大的红利,因为它调动了千千万万人的积极性,激发了市场的活力,也释放了社会的创造力。”

很长一个时期以来,老百姓觉得政府部门官僚主义盛行,办事效率低下,更有个别干部通过审批和盖章“吃拿卡要”,以权谋私,严重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现在通过减少审批环节,不但降低了行政成本,优化了服务流程,而且通过简政放权遏制了官员的“官本位”意识和不良作风,强调了服务和监管,集聚了民心民意,更主要的是激发了更多的创业活力和干事激情。可以说,简政放权的提出,是深得民心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遥想两千多年前的宓子贱治理单父“鸣琴而治”的事迹,对我们今天政府的简政放权无不具有启迪借鉴意义。

宓子贱,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宓子贱治理单父三年,任贤用能,常身不下堂,鸣琴唱和,把单父治理得物阜年丰,风淳俗美,史称“鸣琴而治”。孔子问宓子贱:“你治理单父,百姓都高兴,你是怎样做的?”宓子贱说:“我以对待父亲之礼对待老人,以对待子女的心肠看待单父的孩子,抚恤孤寡,哀悼丧纪......” 宓子贱治理单父的业绩也使他的前任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巫马期任职期间常常是披星戴月,呕心沥血,栉风沐雨,事必躬亲,才勉强把地方治理好。于是他请教子贱:“为什么你能治理得这么好?”子贱回答说:“你只靠自己的力量去进行,所以十分辛苦;而我却是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完成任务。”

宓子贱知人授权,鸣琴而治;巫马期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应该说,宓子贱、巫马期都是德才兼备、亲民爱民的好官。但两相比较,宓子贱的执政方略明显更胜一筹。宓子贱的鸣琴并不是耽于享乐,而是以礼乐教化人民,达到“政简刑清”的效果。鸣琴的背后还包含着“亲民爱民、任贤用能、公文从略、冗务从简、不事扰民、简政放权”等等高明的为政之举。

从施政的效果讲,简政放权和鸣琴而治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简政放权其实说简单也很简单,首先就是官员要像宓子贱那样脱掉官僚习气,常怀亲民之心,多行为民之举,把群众的所思、所忧、所盼、所想,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基本依据。其次,就是政府不要乱作为,更不要穷折腾,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给企业松绑、让市场发力,这样就可以迸发社会各方面的创造活力,从而达到政清事简,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摩文教授经过调查,发现多数成功领导者都有一个共同之处:极力限定自己的工作范围。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可以定义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其下属的能力。也就是说,权力适当的下移,会使权力重心更接近基层,更容易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

“鸣琴而治”既是一种执政为官的豁达风度,更是一种“以简驭繁”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简政放权”既是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创造力的利器,更是减少权力寻租、铲除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百利之行,何乐而不为?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