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事业单位社保改革不宜“打太极”

 时间:2014-05-29 09:20:00 |  李长安 | 字体:【 】| 阅读: 131

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将于7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几乎涵盖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各个方面。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民众最为关注的社会保障改革方面,发出了明确的“并轨”信号。虽然在“实施细则”这另一只“靴子”落地之前,我们尚须观察下一步改革的动向。但事业单位的社保改革不宜继续“打太极”,却是包括事业单位人员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

长久以来,事业单位人员和公务员一样,似乎成了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另类”。他们大多不需要缴纳社会保障金,但同时退休后却又能够享受到比普通职工更高的社会保障待遇。我国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替代率高达80%~90%,而企业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只有50%,两者待遇差了将近一倍。

虽然说事业单位的人员组成主要以医生、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属于知识和技术能力较高的社会阶层,但社会保障的“超国民待遇”仍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正因为如此,近些年来,要求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并轨的呼声日益高涨。

从今年7月1日起,事业单位人员必须和城乡居民及企业职工一样,缴纳法律规定的各类社保金。

可是,寥寥数语的规定难消民众的诸多疑惑,反倒引发了大家对政府为延迟改革而故意“打太极”的怀疑。这些疑惑至少包括:

一是以何种形式加入社会保障。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尚未完成,在全部事业单位人员中,有行使行政职能的,也有承担公益事业的,还有从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那么在改革尚未完成且阻力重重的情况下,他们究竟以何种身份来缴纳保险金,显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是拿谁的钱来缴纳社会保障金。名义上,社会保障金大多是由政府、单位和个人来分担。但在事业单位人员仍拿财政工资的情况下,即使让个人缴纳,也无非是政府从自己的“左口袋”拿到“右口袋”中。

三是以什么标准领取社会保障金。按照有关部门的说法,事业单位社会保障改革不会以降低待遇为代价。这样一来,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待遇高于城乡居民及企业职工的状况就得不到改变,社会舆论的不满就无法消除。但如果向下靠拢,恐怕又是3000多万事业单位人员所不愿看到的结果。

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条例中对上述问题仍未给出明确答案。因此,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社会保障的改革究竟何去何从,正在考验改革者的勇气和智慧,而广大民众也将继续期盼着他们能够尽快拿出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

(作者:对外经贸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