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三个必然要求”意义重大

 时间:2014-06-05 09:23:00 |  付玉红 | 字体:【 】| 阅读: 14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 “三个必然要求”,积极回应了时代要求,生动体现了群众观点,是我们全面深刻准确理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大意义的关键所在。

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鼓舞人心,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

“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何才能实现当然要经过艰苦奋斗。但这种奋斗仅仅依靠我们党自身是断然不行的,还需要我们党发扬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团结和依靠亿万人民群众共同奋斗。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证明,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党难以发展壮大;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已经取得的成绩也难以保持;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我们党的事业步步向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共同的事业,是亿万人民共建共享的事业。在共同奋斗中,一方面要靠党员、干部发挥表率带头作用,另一方面要靠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两方面相互促进、相互强化、缺一不可。

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调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可以说,这抓住了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根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基因,始终保持优良作风是我们党推动事业发展的法宝,怎么强调也不为过,而且改革开放越深入就越要强调。偏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丢掉了党的优良作风,党就会迷失方向、迷失自我。只有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保持优良作风,我们党才能永远正气充盈、永葆生机,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历史一再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其聪明才智和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旦被激发调动起来,就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只要我们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奋发有为的党加上努力拼搏的人民,什么事都难不倒、压不垮、吓不怕,“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共产党的先进性,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工人阶级作基础、以优秀分子为成员、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所形成的具体体现在党的理想、宗旨和路线、纲领、方针、政策之中,体现在党员和党的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之中的一种特质。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党的先进性是党的执政合法性的根本来源,是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领导核心的根本前提,是党的建设的最核心问题。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坚持推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切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这是我们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

但是,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的建设特别是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纷繁而复杂;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大而紧迫。

如何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以党的优良作风赢得人心、凝聚力量。人心整齐,天下无敌,人心是党的根脉,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从这个意义上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同人民群众鱼水关系的再确认,是党同人民群众舟水关系的再提醒,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新的历史条件下,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且交互作用,使得党如何才能更好地凝聚人心成为一个极其重大的课题。人心所向源自何处源自人民群众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理解,源自对党的执政绩效的褒扬赞誉,源自对党的工作作风的体验敬佩。因此,能否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否使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能否以优良的作风取信于民,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党的生死存亡。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我们的一些干部也出现了一些脱离群众的倾向。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行为不端、作风不正的问题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对此非常反感。一是“身”离群众远了。一些干部下去考察前呼后拥,事先安排好一切;一些干部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作讲话、发指示空话连篇,很少与基层群众接触。二是“心”离群众远了。一些干部心里想的是如何创造政绩,如何拉关系、找门路提拔,而不是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不能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一些干部更愿意与老板交朋友,而不是与群众交朋友;一些干部对待群众高高在上,不尊重甚至损害群众权益。凡此种种,都成为损害干群关系、引发民怨和激化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原因。我们每一名党员如果不能在感情上亲近人民、在工作上服务人民、在思想上感恩人民、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敬畏人民,反而在工作中拒人民于千里之外、在生活中凌驾于人民之上、在内心深处惧怕人民,就不是合格的党员。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风问题是重点,解决作风问题,关键是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新形势下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解决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根本途径。为了改进作风,党的十八大后中央做出了“八项规定”,剑指作风问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取得了初步成效。

只有解决好官僚主义问题,党才能担当起服务人民群众的责任;只有解决好享乐主义问题,党员干部的心才能始终与人民群众的心紧紧贴在一起;只有解决好奢靡之风问题,人民群众才能从感情上向党聚拢。也正是基于对作风问题反复性和顽固性的认识,中央强调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搞好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这有利于进一步实现作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只要我们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注重从人民那里汲取智慧和力量、倾听意愿和心声、接受鞭策和锤炼,就能做到逆境中不馁不惧、顺境中不骄不躁,我们的党就能始终保持昂扬斗志、青春活力和奋发精神,就会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总之,“三个必然要求”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为因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从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奋斗目标的高度,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的高度,把我们对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境界,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思想武器。我们一定要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上来,不断增强贯彻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投身到教育实践活动中。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