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用“新常态思维”看待和分析当前经济形势

 时间:2014-10-24 14:36:00 |  丁文锋 | 字体:【 】| 阅读: 156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关于中国经济要适应“新常态”这一重要表述,是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中国经济,体现了一种“新常态思维”,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三季度统计数据,GDP增长7.3%,创下了近6年新低。2014年前三季度GDP增长7.4%,全年能否达到7.5%的目标,国内外普遍担忧。当前,用“新常态思维”看待和分析三季度和全年经济形势,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所谓“新常态思维”,是一种典型的时空思维。时空思维是思维主体按照时空特性对事物进行思考的一种思维。其中时间思维,是指受时间因素制约的一种思维,它是主观思维对客观事物及其时间存在和特征的反映,是受客观事物及其时间特征制约的一种思维形式;空间思维,是指受空间因素制约的一种思维形式,它是主观思维对客观活动和空间特征及其客观事物空间存在的反映;时一一空思维,是指时空统一的思维形式,反映物质存在状态的并存序列和交替序列。

“新常态思维”首先是“新”,它体现的是一种时间思维,即与时俱进,把握目前经济发展的新进展和阶段性特征,不能再用“起飞”阶段早期和中期的惯性思维去看经济增长速度,而是要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转型升级;其次是“常”,它体现的是一种时一一空思维,即综合时空要素把握经济发展阶段的规律性,“常”中有道,“常”是规律性的表现;再次是“态”,它体现的是一种空间思维,即从空间角度具体考察经济发展的态象和态势。

依据“新常态思维”看待和分析三季度和全年经济形势,需要强调以下几点:

一、三季度经济下行创近6年新低,落中有因,降中趋优,仍在稳健和合理可控区间

一是要正确分析和理解三季度增长速度回落的原因。从统计数据来看,主要影响指标:首先是房地产业,增长2.3%,比第一产业还低,增速倒数第一;其次是住宿和餐饮业,增长6.2%,除农业外,增速倒数第二;再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速7.0%,工业增速7.1%。可以看出,这是经济结构调整期阵痛的必然表现,一是房地产持续调整累积效应,二是多年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累积效应,这二者又会广泛影响二、三产业的投资和消费,进而影响整个宏观经济。此外,去年同期对比基数比较高,也是重要因素。用“新常态思维”看,我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增长,已进入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现阶段,不能再用高增长时期的思维惯性去看增长速度。

二是三季度虽然速度下降,但降中趋优,表现出三大特点:(1)市场销售稳定增长,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环比增长0.85%。(2)就业和物价形势总体稳定,1-9月份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00万人,提前完成目标任务。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环比上涨0.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9月份同比下降1.8%,环比下降0.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9月份同比下降1.9%,环比下降0.4%。(3)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区域结构都出现了积极的改善和优化的态势。

三是经济运行仍在稳健和合理可控区间,在现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在7%——8%之间,应是合理可控的。今天,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经济放缓、消化产能过剩任务繁重、内生动力不足等困难,尤其是当增速换挡期、转型阵痛期和改革攻坚期相互叠加、相互作用时,经济增长速度就不能要求过高。

二、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发展中的“新态势”值得关注,新经济急需扶持,新萌芽急需呵护,新趋向急需跟进

一是同信息化密切相关的新经济、新业态增速明显,应大力扶持和发展。2014年9月份及前三季度主要统计数据显示:在生产领域,同信息化密切相关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在流通和消费领域,通讯器材销售额9月份同比增长29.5%,前三季度同比增长24.8%。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18238亿元,同比增长49.9%。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2888亿元,增长54.8%。可见,信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包括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各类“智慧”业态,信息产业同工业、金融业的融合以及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二是深层经济关系中的新关系、新萌芽已露头角,应十分珍惜和呵护。(1)收入分配关系出现新变化,居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收入分配关系趋于改善。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是8.2%,增长速度比GDP增速高0.8个百分点。另外,居民收入的名义增长速度也比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高,前三季度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是8.1%,也高于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分配中占的比重得到了难得的提高。(2)城乡关系出现新变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缩小,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59,比上年同期缩小0.05。(3)消费、投资和出口三者的比例关系出现新变化,需求结构趋于改善。今年以来投资增速继续高位放缓,出口增速换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继续增强,1-3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48.5%,比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高7个百分点左右,整个经济再平衡的态势比较明显。

三是经济发展的新趋向已突出显现,应高度重视和跟进。(1)民间投资增长加快,经济类型结构出现新趋向。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5778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12369亿元,增长14.1%;民间投资231509亿元,增长18.3%,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4.7%。(2)东中西部区域结构趋向改善。今年以来,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增强,东部地区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更加明显,中西部地区在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后发优势继续得到发挥。(3)经济发展由过去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的方式转变态势日趋明显。资源环境成本的消耗有所减少,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6%。

三、用“新常态思维”的平常心看待四季度经济走势和未来中国经济活力

一是要看到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进入了关键时期,新经济、新业态增速比较快但体量比较小,传统产业和过剩产能比重大、消化慢,在经济运行中表现出现出较大的下行压力。我们总的看法是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运行的可能性比较大。

二是要看到支持经济稳健运行的有利条件和中国未来经济活力明显,潜力巨大。首先,我国仍处在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和城镇化没有完成,信息化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信息化为引领和支撑,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融合发展,必然能给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和活力。其次,消费结构的改善,特别是发展型享受型消费,会给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其三,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后发优势潜力很大。其四是改革创新会释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和活力。

三是要考虑进入三季度以后有些地方政府纷纷放开了一些房地产限购的措施,央行在9月30日对限贷的政策作出了一些新的规定。9月份房地产市场已经有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主要是销售量有所回升,价格降幅有所收窄。这些政策效应在四季度会持续发挥,有利于支撑经济发展。

四是要考虑四季度政府应该而且也能够在保持定力、继续加大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同时,也要进行适度的预调、微调,力争把经济稳定在一个合理、合适的区间。所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认为,四季度我国经济增长会高于第三季度,在7.4%以上,努力实现全年7.5%的增长目标。

四、树立“新常态思维”和平常心,需要实现思维方式的三大转变,处理好宏观调控的三大关系

一是从单纯的速度思维转变到阶段思维,处理好经济发展过程中速度与效益(包括结构、质量)的关系,更多地关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在调控目标的选择上,把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结合起来,避免单打一的速度观。具体说来,在调控指标的选择上,还应从刚性思维转变为柔性思维,比如说在2015年可将GDP增长速度划定在6.5%到7.5%之间或者7.0左右,这就比某一个固定指标更为柔性和主动。

二是从单纯的调控思维转变到演化思维,处理好经济发展过程中客观规律与主观调控的关系,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顺势而为,循规而行,恰当调控,在调控依据的确定上,探索和尊重客观规律与发展趋势,避免主观盲动性。就我国目前实际情况而言,首先要把握住信息化的时代特征。在信息化时代,工业化必须是以信息化引领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必须是工业化、信息化的空间表现形式,农业现代化也要以工业化信息化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引领的新四化融合发展,既是经济规律客观要求,未来发展大势所趋,也是宏观调控的基本依据,未来经济活力所在。因此,一定要树立信息思维,放眼信息社会和信息文明,发展信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并用之提升改造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开发和释放信息红利。

三是从单纯的行政思维转变到市场思维,处理好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准确地实施定向调控和精准调控,更多地培育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在调控手段的运用上,过多地运用市场手段,尽量减少和避免行政手段。具体说来,要从战略上高度重视现代市场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结合依法治国的实施,树立法治思维,把做好完善市场体系、加强社会经济治理基础建设当作各级政府的战略任务。目前,特别要抓好公民信息制度建设、包括公民信用制度和公民财产制度等。还应结合数字化、证券化发展趋势,实施严格的现金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的治本之策。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