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雷锋是中国志愿者的名片

 时间:2014-12-06 16:44:00 |  陶克 | 字体:【 】| 阅读: 137

12月5日是第29个国际志愿者日,许多城市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其中宁波市的纪念活动别具一格。在这一天他们启动了“学雷锋微公益志愿服务项目”,还请志愿服务标兵走进“雷锋讲堂”。在“雷锋——永远的榜样”的主题宣讲之前,他们提议向雷锋致敬。

开展志愿者活动和学雷锋密切联系在一起,这不是贴标签,而是志愿者活动的中国特色。在上个世纪60年代,雷锋的事迹家喻户晓,雷锋给千千万万老百姓留下这样的印象:他在火车站扶老携幼,在火车上让座倒水,在工地上参加义务劳动,为小学生当辅导员,在雨中送大嫂和孩子回家,照顾烈属老大娘……这一幅幅画面,把雷锋助人为乐的行为镌刻在历史的图板上,把他那动人的微笑深植于百姓的记忆中。而上个世纪60年代在全国兴起的学雷锋热潮,更是调动了广大青年为社会为人民做好事的积极性。正如许多群众所说,如果用今天的语言去诠释过去,雷锋堪称为新中国志愿者的名片,那些数不清的好事,不就是人们今天所说的志愿活动吗?而那个年代活跃在全国城乡数百万个学雷锋小组,不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志愿者团队吗?

有些令人遗憾的是,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期,受多元化思潮的影响,一些人“念西方的经,忘东方的本”,一度怀疑雷锋精神过时了,“学雷锋做好事”这样的字眼受到了嘲讽,有些地方还把志愿者活动和学雷锋活动割裂开来。而在现实生活中,中国的老百姓还是习惯于把志愿者叫做“活雷锋”,这是因为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雷锋精神,使人感到亲切实在。令人欣喜的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做到基层、做到社区、做进家庭。”

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各个国家都在创造着自己的文明,而且在与世界的不断交融中推动着人类进步。志愿者起源于19世纪,在世界上已经存在和发展了100多年,本质是服务社会,核心精神是“自愿、利他、不计报酬”。后来经过不断的发展,志愿者逐渐成为一种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并且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的人。志愿活动的内容也从一般的做义工发展到助教、扶贫和救灾等更为大规模的服务项目。而我国在上个世纪60年代起开展的学雷锋活动,成为传播社会新风尚的一段佳话,也曾经被介绍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民众中去,美国的西点军校教学大楼里有雷锋画像,巴西一些城市里的义工组织也称自己是学雷锋小组。

我国加入国际志愿者协会,并在本国开展志愿者活动,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博大,而把学雷锋活动和志愿者活动结合在一起,则更体现出中华文化的自尊自信和道德坚守。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深入推动学雷锋和志愿者服务活动相结合,有利于在服务别人收获快乐的体验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这个角度说,中国的志愿者完全有理由以雷锋为骄傲和自豪。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