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大家明显感觉到新常态下的宣讲解读任务之重前所未有,面对新兴宣讲解读方式挑战之多前所未有。我们安康讲师团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以互联网思维为开启了开放思维下的网上宣讲、连接思维下的微信平台、互动思维下的点题宣讲和团队思维下的集团作战,初尝了创新宣讲的甘甜,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开放思维下的网上宣讲工作
一直以来,我们的理论宣讲都是以讲台为阵地,采取面面相授这种通过近距离、集中的宣讲方式,在宣传理论、启发引导、统一思想、凝神聚力方面发挥着任何传播技术都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传统的宣讲方式的优势能不能借助互联网平台发挥出更广泛更深远的宣讲效果?于是,我们尝试运用网络平台,通过宣讲视频上网,开展网上宣讲工作。我们借助安康新闻网来定期发布宣讲视频,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包括近期的四中全会宣讲视频都放在了网上,由干部群众自由、自主、自愿进行点击观看、下载收藏,随时看、随手看,也使宣讲视频作为学习资料任意看、反复看,使广大的干部群众在聆听宣讲时间上获得了自由;此外,我们还通过宣讲课堂分会场直播、微博直播等方式的进行网上宣讲,就使得不同地点的干部群众得以同时观看参与到课堂现场之中。网上宣讲工作的开展可以说是我们在宣讲工作中进行的传统与现代宣讲手法融合互补、互促互进的一种尝试。
二、连接思维下的微信平台推送
宣传工作就是人的工作,人在哪里,我们理论宣讲就连接到哪里。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手机成为了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我们一边低头忙着刷微博、看微信朋友圈,一边惊恐地追问 “时间都去哪儿了”,那么,当人们走进了朋友圈,我们的理论宣讲能不能走进微信?带着这样的思考,在今年的8月25日,我们安康讲师团面向广大的党员干部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安康学习微平台”,通过微信推送文字、图片和视频,在每个工作日为党员干部提供党政热门资讯、党报要论、专家辅导讲座,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随时随地能够接受最新最快的网络微宣讲。从这几个月的运行效果来看,可以有这样几点启发供大家思考:一是随着党报党刊的微信公众号的纷纷推广,一些传统的老字号媒体向新兴媒体进军的势头,我们有必要通过自己的公众号来传递中央精神、传播主流声音;二是通过朋友圈的集群效应和扩散传播,我们自己在工作上的一些好的做法、新的思考有了一个集中发布的平台,也可以说,我们的阵地已经延伸到了微信领域,我们的宣传喇叭已经架到了朋友圈里;第三,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发布,引来了朋友们的关注,也引发了朋友们对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的点赞,可以说,通过“安康学习微平台” ,我们连接到了天南海北的朋友,也连接到了支持安康发展的正能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美好祝愿在“安康学习微平台”中得到了实现。
三、互动思维下的点题宣讲
开放思维下的网上宣讲培养了广大干部群众自主自学的好习惯,连接思维下的微信平台推送网罗了一群关心宣讲工作、关注安康发展的好朋友,互动思维下采取“点题宣讲、点师授课” 的菜单式点题宣讲就是一种宣讲方式自主化、宣讲内容精细化、宣讲效果长效化的新模式。这种模式充分满足了各类党员、干部多重“口味”需求,增强了集中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两年来,我们按照广挑市内外“名厨”、 精心制作“菜单” 、自主按需“点菜”、 受众现场“评菜”的流程,先后推出了四批五十名专家学者的一百多个宣讲课题。这些宣讲课题覆盖面广、实用性强,接地气,形式活泼,语言生动,案例鲜活,讲地方话,说身边事,便于广大干部学习、吸收。“点题式”宣讲减少了学习活动的单向要求,真正把宣讲的主动权交给了被宣讲单位,通过宣讲与受众的互动、讲师团与各单位部门的互动、宣讲人员与宣讲单位的互动,能使各单位更有效的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增强了宣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今年我们的宣讲专题围绕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这条主线,精心推出了全面深化改革与美丽富裕新安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型组织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与安康循环发展、新时期群众工作方法、法治安康建设、精准扶贫、贫困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生态旅游、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力与情商等精品课程,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热捧,成为干部培训的抢手货。特别是市级领导带头宣讲,亲自备课授课,推出了系列精品课程,以他们的实际行动推动了点题宣讲上水平上层次。为培养师资,我们与北京大学等高校长期合作,轮训讲师团骨干,储备讲师资源,服务安康经济社会发展。今年有两名基层宣讲员登上了中央党校直属机关分校的讲坛,多人在省市讲课竞赛中获奖,充分展示了安康宣讲团队的品牌形象。今年,我们组织专家深入县镇、企业、学校开展点题宣讲600余场次,受众近10万人次,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理论宣讲的软任务渐渐变成推动发展的硬支撑。
四、团队思维下的集团作战
讲师团,基础在讲,灵魂在师,关键在团。作为市域理论宣讲工作的先行者和引领者,市委讲师团十分注重自身团队建设。目前在岗干部5人,全部本科以上学历,县级以下干部都是经省委组织部遴选的,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的80后选调生,干部参加全省党委讲师团系统讲课竞赛课件评比获奖率100%。在市委、市委宣传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讲师团扭转了理论干部交流提拔难的困局,近两年提拔调动干部4人,干部培养提升渠道畅通,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市委讲师团还积极整合全市的理论资源,从全市抽调了50名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学术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和宣讲感染力强的领导和专家,组建一支“集团式”宣讲队伍,为菜单式宣讲提供强大的理论资源储备。为磨砺讲师,培养新秀,我们利用正能量讲坛经常性开展讲学交流活动。此外,我们还继续完善百名理论专家智库支撑队伍,与这些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保持紧密联系,及时为政策咨询和理论宣讲提供丰富的智力支撑;针对理论宣讲人才青黄不接的状况,为保证宣讲队伍机构优化和宣传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培养理论宣讲新秀,从2012年开始,讲师团和团市委合作,从各县区和市直部门优选了200名有宣讲经验和一定理论储备的年轻干部,组建了“青年理论宣讲后备人才库”。 除了常备军,我们还有“特种兵”,针对网络媒体迅速发展的实际,市委讲师主动开展网络理论宣传,在市委宣传部的统一指挥下,与市网信办联手组建了2000人规模的网络宣传评论员队伍,同时运用CSIT模式(即全方位开放、互动化讨论、模拟化教学、实战化演练模式)分十二期对他们进行系统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作者:陕西省安康市委理论讲师团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