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从受伤的副厅长说起

 时间:2014-12-17 10:36:00 |  魏晔玲 | 字体:【 】| 阅读: 140

近日,各大网站上发布了这样一则新闻:某省国土资源厅一行人在处理滑坡事件途中车辆侧翻,致2人重伤2人轻伤,包括一位副厅长。

照理说,我们国家这么大,发生这样一起车祸本不值得大惊小怪。让笔者惊讶的是,这则新闻的网友跟帖。因公负伤,本该让大家肃然起敬,至少不是什么坏事,却因伤者的官身“坏了事”。打开跟帖,竟是满屏的谩骂之词:什么必定是贪官啦、什么现世报啦,甚至连伤者的祖宗十八代都被“操心”的网友顺便“问候”了一下,大有打倒在地再踹上几脚的快意恩仇劲儿。少数几个网友为伤者鸣不平,立马遭到若干人的“群起而攻之”,虽有满肚子的话要说,无奈人单力薄也只得偃旗息鼓、把嘴巴捂得紧紧的。

笔者无意为官员辩护。确实,这两年频繁曝出某某官员动辄贪污个天文数字的新闻屡屡挑战着我们的心理承受底线。这样的官,不仅应该让人们好好骂一骂,以解人们心头之恨,还要让他受到应有的惩罚。况且,网友一浪高过一浪的骂声,还能起到警醒其他想贪未敢贪、小贪没大贪的官员的作用,在他图谋不轨的思想小火花刚刚冒出来的一刹那,网友的骂声兴许能让他背后发紧、浑身一激灵,小火花就此夭折也很有可能。照我看来,这样的骂声,不需制止反而多多益善。

可骂官员不等于不分青红皂白地乱骂,再仇官也不能丧失应有的理智和悲悯。这则新闻中受伤的官员,没有在受灾现场微笑、没有戴着天价豪表、没有口出“代表人民还是代表党”的诳语,至今也还未听说有什么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的证据……有的只是连夜赶往受灾现场因此受伤,却在网友“逢官必贪”条件反射的谩骂声中形象坍塌,一场正剧也变了味,掺杂了浓重的悲剧味道。殊不知,给伤者扣上一顶贪官的“大帽子”,多少有点网友的一厢情愿。可如果没有这顶“帽子”,那些骂人的人又怎能给自己争取到替天行道的“免死金牌”?只可惜,假设毕竟不是事实!不知道这些网友在打下这些字句的时候,是否也有一点心虚?这样的骂声,不仅不能起到惩戒贪官、警戒官员的作用,反而因为网友的不理智冰冷了伤者的心、冰冷了所有有正义感的、善良人的心。在出现危急情况、需要官员们挺身而出的时候,这些骂声是不是也会使官员背后发紧、浑身一激灵?因为不愿再蹈李强的覆辙而采取舍公保私?正如一位网友评价的:在他还贪不贪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对于一个伤于救灾路上的人来说,滥骂真得适合吗?

值得庆幸的是,现实还不至于太糟糕!虽然,说难听话的远多于说好听话的,打架的远多于劝和的,但如果我们就此认为这代表了关注这则新闻的绝大多数人的心理的话那就错了,就此认为网友都是如此偏激、大多数人都失去理智更是大错特错。笔者浏览这则新闻时,发现共有1.2万人浏览,而只有900余人评价。这么看来,即便这900多人都在“替天行道”的行列,也不足十分之一,大多数人还是保持着一如既往的状态——沉默。

对于这种沉默状态,我们完全没必要大惊小怪,因为由来已久。在鲁迅笔下,他们被称为“看客”;在学过哲学的王小波那里,他们又有一个颇富哲理的名字——沉默的大多数。无论被叫做什么,沉默这种行为在鲁迅和王小波那里似乎都不大被看好。鲁迅在频频亮出“匕首投枪”的时候,无论目标是谁,只要时机合适,都不忘捎带奚落一下冷漠的“看客”。王小波在充当了多年“沉默的大多数”的一份子后,终于一边决定不再沉默,一边感慨道:沉默的大多数是古往今来最大的一个弱势群体。

考虑到网络与现实社会的不同,在网络上仍保持沉默,原因大抵有两个:不敢说话和不屑于说话。

想说话但又不愿意“蹚浑水”以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烦,是许多不敢开口说话的网友的真实想法。这种想法,乍一看,确实没有错!你看看,刚有几个网友替伤者抱不平,就立马有一拨又一拨的网友站出来指责他,大有不承认与伤者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关系就绝不善罢甘休之势。打抱不平的人一看这阵仗,乖乖,还是赶紧闭嘴吧。可仔细咂摸咂摸,有点不对劲儿。假如这个世界堕入黑暗,那么,吹灭最后一盏灯的,不是坏人的嚣张气焰,而是好人的忍气吞声。一般说来,大多数人的看法会形成对某事件的“意见气候”,一旦某种看法成了“气候”,那就相当了得了。持有这种看法的人就为占据了“主流”,会有很强的心理优势,遇到合适的场合就愿意把自己的主张大声嚷嚷出来;而持不同意见的人发现只有少数人跟自己在一个“战壕”里、势单力薄,在公开场合下因担心被孤立更倾向于不表达自己的看法,也就是保持沉默。殊不知,越沉默、说话的人越少,形成“气候”、占据主流的可能性就越小。其实,占据主流的言论未必是真理,咱看似“不入流”的言论有时候也并非真得不入流。有句老话说得好“有理不在声高”,可见重要的不是声音的大小,而是在理不在理。再说了,如果保持沉默的人都能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汇聚在一起的声音就会越来越大,盖过原有的主流意见也不是不可能。这么看来,除非打定了主意沉默一辈子,否则,该说话是就说话,只要说的是良心话、真心话,少一点儿顾忌、多一点儿勇气,毕竟邪不压正,这个世界还是正直的人多。没准,咱也能说出个“气壮山河”呢!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故事大家都听过。照理说,城门和城外池塘的鱼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二者甚至连“同为生物”这么低的标准都够不着。哪承想,一场意外的大火让城门和池鱼来了次“亲密接触”,城门的灰烬中由此便隐隐飘出丝丝烤鱼的香味。故事所说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可一遇到实际问题,人们就立马把这个故事抛到脑后,只要觉得跟自己没关系的事情,就采取不评论、不出手只围观的态度,把事不关己的“灯笼”挂得高高的,心甘情愿地沉默着。这或许是不屑于说话的那部分网友的心理,即犯不着为了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着急上火。跟前面所说的那部分不敢说话的网友不同,这部分人压根就没有说话的愿望。如果说,前者是迫于形势不说话的,这拨人则是主动放弃了说话的权利。只看眼下的话,这部分网友的作法不失为明哲保身的上上策,是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可长远来看,却是出卖自身利益的愚蠢之举。受了伤的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或许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可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能“驶万年平安船”,保不齐哪天,摊上事的就是自己。再说,如果没有人站出来对这种随便“扣帽子、甩棍子”的作法说说话的话,实际上是在助长这种社会心态的壮大,结果,社会心态、社会风气就会“受了伤”。社会风气是我们生存的“精神空气”,每天都呼吸着病态的空气,谁又能保证自己的身体永远健康?

其实,骂与不骂,说话与不说话,都只是形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正义的、理智的声音成为主流,这才能维系一个社会的正常状态。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