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踏空一个时代
站在2015年的起点上,仿佛站在一个时代的分界点上。
这是一个充满狂想的时代,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狂想正在从互联网空间的深处细微处,摧枯拉朽地展开。从经济学的原理解释,互联网不仅能够降低促成交易的交易成本,还能创造近乎于零的边际成本。在这种“零成本社会”的变革下,一些传统的经济理论会失效,一些传统的管理方法将被淘汰,如果你还深深陷在传统的行业中不能自拔,恐怕你已经面临着踏空一个时代的风险。
这一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将继续下滑,这几乎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但下滑之下,并非所有行业都会凋零。相反,正是这种下滑的压力使得整个社会产业结构发生了跷跷板一样的变化,有的行业下去了,有的行业飞起来了。还在想着去当煤老板?还在想着投资一家钢铁厂出口全世界?还在想着当开发商去盖楼?醒醒吧,再想恐怕就醉了。
这一年,我们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我们要敢于设想,虽然国家的经济下滑,但人们的生活水平却要加速提升;我们要敢于设想,有一天中国的公司可以打败三星、苹果,荣登世界电子消费领域的霸主;我们要敢于设想,BAT三大巨头之一可能在某一天轰然倒塌,取而代之的却有可能是“95后”乃至“00后”的小屁孩所创办的车库公司。
狂想当然不止这些。在零边际成本的经济模式下,任何奇迹都有可能发生。2014年成就了马云,2015年会把谁推向巅峰?可以肯定的是,他极小有可能出自采矿、炼钢或者盖房子行业,因为我们已经几乎可以闻得见这些行业行将就木所散发的腐朽之气,而依托于互联网经济的各类产业正在运用最大的力量去吹散挡在前路上的雾霾。
互联网行业曾经出现过泡沫,并且其行业泡沫的破裂给世界经济造成了重创,很多人为此还在担忧,“全球互联网经济是否在吹生另一个泡沫”?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没有理由去否定这种可能性。历史总会重复,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更毋庸置疑的是,历史会在重复中前进,不会原地踏步。
2015年,你准备好奏响自己的狂想曲了吗?
猜想一:经济新常态必有新写法——GDP增速降至7%之下,但居民收入反而增的更快
在2014年前,学界很少有人相信,中国经济会在8%甚至更低的增速下运行而不发生失速危机。但经历过2014年后,所有人都发现,只要能够保持就业的稳定,经济增长的指标并没有决定性意义。这不得不让人大胆地设想,2015年,GDP增速目标会不会降至7%,甚至更低呢?
也许有一些为传统产业利益代言的人会说政府太任性,压低经济增长率对经济转型并没有好处。如果我们顺着这种思路想下去,那就上当了。因为很明显的一点,这种观点是在故意混淆经济增速动力与政府调控之间的辩证关系。
很多事实都已经证明,高速的经济增长并非我们不想要,而是已经没有能力去获得。在没有能力的前提下,如果还要强行的竭泽而渔,只能加速经济的衰败。政府顺应经济增长的规律做出符合自身实力的规划,并非是任性,而是顺势而为。
按照传统的经济理论,随着经济增速下滑,国民收入增速也势必会随之下跌,最终导致居民收入的增长放缓。但在2015年,一种更为大胆的猜想是,尽管经济增速开始下滑,但居民收入水平反而会增长的更快。
这又作何解释?其中最大的奥秘就在于结构的调整。没错,在一个大的经济体中,国民收入增速与GDP增速存在着天然的正相关性,但这是一个总量上的相关关系,在结构上,却是可以优化的。
国民收入分为政府收入、企业利润与居民收入三大部分,这三大部分是一种竞争关系。也就是说,如果在国民收入的总分配中,政府和企业拿的份额比较多,居民收入自然会少。不幸的是,在过去数年的国民收入分配中,政府税收增速一直大幅超越GDP,这种情况直到2014年才有所缓解。虽然目前我们还没有关于2014年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但可以预期的是,国民收入分配的结构应该出现了改善。2015年,这种趋势并没有改变的迹象,所以如果我们足够乐观,会发现,2020年居民收入翻番的“中国梦”还没有跑偏。
经历了2014年“深改元年”的洗礼,2015年作为“深改关键年”,国退民进将会成为主旋律。小政府、大市场的新常态将逐渐实现。
猜想二:
经济外交路线图很华丽——“一带一路”的超级战略,在全世界寻找客户
中国外贸新增长点,建立在一个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2015年,我们下一盘很大的棋。
加德满都的郊区,头戴橙色安全帽的中国工程师正在监督尼泊尔第一条八车道公路的建设。这个耗资4500万美元的项目只是中国投资尼泊尔的几十个项目之一。发电厂和食品加工厂也被提上了日程。
从南亚向西北回望,另一条规划中的交通要道链将接起天然港、铁路和公路:中欧陆海快线,南起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北至匈牙利布达佩斯。
传统的航线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穿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才能到达欧洲腹地。中欧陆海快线建成后,将为中国对欧洲出口和欧洲商品输华开辟一条更便捷的航线。货运时间将缩短至少7到11天,直接辐射人口3200万。
用“且战且退”形容中国外贸增长的颠沛也许并不为过。中国外贸增速从2010年5月48.44%的高峰,到2014年3月的-6.6%的低谷,传统货物贸易在艰难的“稳增长”中,经历着结构升级和产业调整的阵痛。
但是,以此预言前景过于悲观。更多的改变值得期待。
更猛烈的中国资本和服务输出浪潮在“路”上。几乎毫无悬念,中国将首次成为净资产输出国。商务部的研究预计中国对外投资增速在未来五年都将保持在10%以上。具备优势的装备制造业行业,随着“一带一路”的超级战略和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步伐,在全世界寻找客户。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成为“中国梦”的延伸。
从中国作为主场的APEC峰会,到缅甸举行的东盟峰会、澳洲举行的G20峰会,再到一系列多双边自贸区战略的推进。在规则制定中,中国从韬光养晦到积极作为,话语权不断提升。东盟经济共同体是亚洲的大工程,一个有约6亿消费者的经济阵营将由此诞生,并融入世界。中国还完成了和韩国、澳大利亚的自贸协定谈判,成果将在今年落地。
中国经济“大外交”的图卷在2014年展开,2015年,一轮新的贸易和投资规则正在形成,从“世界工厂”到国际市场上的投资者,中国适应着自己的新角色。
猜想三:5000点说来就真的来吧——你得接受“涨得更高,跌得更狠”的现实
错过了2014,你还愿意错过2015吗?始于2014年底的那一轮疯狂牛市,曾让千万投资者们抓狂、癫狂、再抓狂……放眼全球,有哪个资本市场能够日交易金额过万亿,一个月大涨700点?
于是,岁末年初,机构们齐刷刷地扛起了看多大旗。而且,这一目标从5000点到达了10000点,甚至更多。“未来5到10年,A股既不是小牛市,也不是中牛市,也不是大牛市,而是特大牛市。”股市牛人王宏远说。
“A股已经走了6年的熊市,未来走牛将不仅仅是6年,而是一个时代。”中信国际孔浩说,这是中国千万家庭从房产文化转向股权文化,中国资本市场走向市场化、走向全球的伟大时代。2014年仅仅是A股走牛的时间起点,2015年的A股绝不能错过。
市场人士描绘出的蓝图是如此壮观,但机构们似乎同时忽略了资本市场的另一个常识:当人人都觉得赚钱太容易时,市场很快就会给投资者一记耳光。这就是股市的残酷无情,也是资本市场最大的风险——不确定性。
在2014年底,A股连日疯狂过后,便有过一天300余只个股跌停的壮举。在融资融券加杠杆的牛市下,“疯牛”上蹿下跳或许也将成为2015年的一个“新常态”。想在牛市中放手一搏,你首先要接受“涨得更高,跌得更狠”这一现实。
不过也别太害怕。资金的不断流入,蓝筹股的不断上涨,国家层面深化改革的继续推进,央行的不断放水,以及T+0的即将开放……这些都将成为推动股指走牛的关键。2015年,新牛市后的新起点正向投资者招手。
猜想四:白银楼市难见大涨大跌—政手段让位市场调控,限购政策有望全面退出
2015年的楼市好比多空争夺的股市,难见大涨大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政策常态化、市场去库存、房价止跌企稳是今年楼市主旋律。房地产行业告别“黄金时代”,步入“白银时代”。
去行政化将在今年日趋明朗。从去年初“分类调控”得以明确,到限购、限贷、限价等重重枷锁逐步放松、降息等政策推出,再到《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出台,楼市宏观调控政策去年已有转变。
“未来房地产政策将更加尊重房地产规律和地区差异性。”北京房展组委会秘书长郑向东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楼市限购等“行政化”手段或逐步让位于市场自身的调控。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也表示:“2015年既不会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导致楼市持续低迷;也不会出现像2008年、2009年的救市举措,令楼市量价飞涨。”
随着“9·30”房贷新政、央行降息等政策出台,冷清的楼市有了些许转暖迹象,多地商品房成交上扬。业内普遍认为楼市进一步下行的态势基本得到遏制。中金公司作出预测,房价预计二季度后才能回暖,环比调整幅度在5%以内,全年整体较为平稳。
“一二线城市楼市资金面将明显好转,房价再跌的可能性接近于零。三四线城市因为库存绝对值过高,即使信贷刺激,出现全面回暖的可能性也不大。”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
猜想五:请看好你的钱包!——理财没有保底的了,买者自负不只是纸上谈兵
2015年,请看好你的钱包!因为这一年中,或许即便是银行,也不能够保证你存在那里的钱百分百的安全;这一年,理财市场或许将迎来巨大变革,不再保底的理财产品将成为大多数,不过,即便是亏了钱,恐怕监管层也只会强调一句“买者自负”。曾经“刚性兑付”的中国式神话,或在这一年逐步被打破。
一直以来,银行是百姓最信赖的金融机构,但未来,这些现在看似大而不倒的银行,也可能因为经营不善而面临倒闭,这样一来,即便是现在最保本保息的理财——存款——也将面临因为倒闭而不能全额偿付的状况。去年年底,央行推出了银行业存款保险制度,虽然只是征求意见稿,且也提及同一客户名下50万元以下的存款将由存款保险偿付,但50万元以上的,就将等到倒闭银行资产清算之后所剩资产的数量而定了。
存款都不一定保本了,更甭说正在增多的“不保本”的银行理财产品了。去年,央行行长周小川曾表示,将在两年内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2015年就是“第二年”,也就是说,在这一年,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被取消的可能性不小。如果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被取消,也就意味着银行为了拉存款而收益高企的银行理财产品,将失去其存在意义,而这些产品,恰恰是当下银行最受百姓喜爱的产品。如此一来,银行理财将面临巨大改革:真正意义上的理财产品将逐渐占领整个市场,挂钩股票、挂钩黄金等结构性且风险较高的理财产品将越来越多,即便出现本金亏损,只要银行不存在违规操作,投资者也只能认栽。
当然,还有比银行理财产品更有风险的投资。在2014年风生水起的互联网金融,在2015年还将继续创造理财神话。尽管30%以上的耸人收益率或将越来越少,但比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高的现状恐怕难以改变。但请别忘记,收益越高风险越大,就像P2P行业,问题平台接二连三,投资者本金没了也很难找回。“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依旧是理财亘古不变的金科玉律。
2015年,对于理财市场而言是变革的一年,是将理财市场推向成熟的一年,也是投资者投资经验增长的一年。“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的理念也将不再是纸上谈兵,但这并非坏事,毕竟开放的市场将培养成熟的投资者,而成熟的投资者也将推动理财市场走向成熟。
猜想六:中国大妈挺进移动互联——支付宝、微信的新功能,大妈比你玩得溜
如果把擅长广场舞、以抢购黄金“闻名全球”的大妈和科技前沿联系起来,也许你会认为这想法太疯狂,但在2015年,这或许成为现实。如今,大妈们不仅是科技公司营销造势的最爱,也成为移动互联网、O2O的重要客户群,甚至大妈们已成为推动O2O、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正式军团。
去年双十二,马云让全国人民知道了大妈们的厉害——抢空超市货架并不是新鲜事,厉害的是,大妈们居然接受了用支付宝付款,而这一改变的诱因也很简单,在超市用支付宝结账每单最高可以便宜50块钱。
可以看到,大妈们不仅是个口碑传播极快、善于集体行动的群体,更是一个掌握话语权和财政大权的家庭核心成员。只要大妈们决定的事情,就可以调动家里的全部资源。善于市场推广的马云看到了这一点,天知道,在2015年他还要在这些绑定了支付宝向移动生活迈出了第一步的大妈们下多少功夫。但可以知道的是,在阿里推翻线下原有商业的过程中(尽管未来是否成功不可知),大妈们功不可没。
而纵观去年,大妈们的身影几乎贯穿整个科技前沿的发展。如互联网大会现场,跳着网络红歌“小苹果”的大妈们首次被邀请为嘉宾现身会场;火爆整年的P2P网贷平台也伴随着对大妈们一次又一次的推介,推动了整个行业的“繁荣”。一网贷平台给出的数据显示,40岁至59岁的中年女性群体的平均理财金额是30岁至39岁人群的2倍,是30岁以下群体的7倍。
大妈们也在以各种形式参与着移动互联网生活的推进。例如在798有一家煎饼摊非常火爆,原来卖煎饼的中国大妈给游客提供了免费WiFi。网友惊呼,中国大妈已经用互联网方法改变了街边摊行业。而58到家、阿姨帮、淘宝生活家等家政APP正在将数十万的阿姨纳入O2O大军。
大妈越来越潮的背后是移动互联网的渗透。以前PC时代,中老年人几乎被隔绝在互联网之外,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及深入,大妈们正在纳入和参与到这一社会变革中。2015年,科技将会愈加宠爱大妈们。猜想一下,也许某天支付宝、微信的新功能你会没有大妈们玩得好,甚至公司们会特意为大妈们设计产品,一些O2O项目会先从大妈们发起,大妈们成为科技弄潮儿并非只是梦想。
猜想七:科技范儿生活萌萌哒——桌子都联网了,“刷脸”完成付款
清晨被阳光闹钟叫醒,床头的大屏幕上显示出昨晚的睡眠状态,通情晓意的智能机器人早已为你递过一杯温水,随后便去哄孩子。如今的机器人不仅会唱歌,还会简单的对话,正是适合3岁孩子的好伙伴。忽然想起一份重要文件忘在公司,无人驾驶的汽车早已读懂你的心思,规划出一条最快的路线,驶向那座充满未来感的建筑大楼……
2015,我们距离这些电影中的场景,只有一步之遥。
似乎觉得难以置信,但科技范儿的生活正向我们走来。还有什么不能纳入物联网的怀抱?智能电视、智能路由器、智能监控摄像头、智能空气监测仪、智能插座,这些概念产品早在2014年就扎堆上市了。小米、三星、LG、海尔、长虹、美的,当互联网拥抱家电,智能化的何止客厅。他们的合作当然不仅局限于贴牌生产,小米美的12亿元的合作,以及一年前小米格力10亿元的赌局,子弹射出的速度,远比想象的快。
会有多少辆无人驾驶汽车在路上奔驰?2014年12月22日,谷歌宣布其首款“全功能”无人驾驶汽车的原型已经制作完成,即将上路测试,有望数年内投放市场,名为“萌神”。百度在2014年底造出了2个轮子的无人驾驶自行车,四个轮子的无人驾驶汽车会遥远吗?贾跃亭坚信的“不仅仅将带来一场产业革命,最终可以为人们带来更多蓝天和纯净空气的”的超级汽车会像乐视超级电视一样风靡吗?
或许,拥有无人驾驶汽车还不够拉风,你需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就去太空!2014年爆红的歌手邓紫棋已经开始为完成太空游训练了。腾讯投资的美国“廉价”太空旅行公司世界景观公司也已在2014年激发起了科技爱好者的兴趣。
旅费如何支付?指纹密码、刷卡声波都OUT啦,这是刷脸的时代。芬兰外出购物“刷脸”5秒钟就完成付款啦。去太空刷脸,萌萌哒!
未来近在眼前。远去的,反而是小说中的科学家形象:顶着一头乱发的科学怪人,白胡子白头发的科学家。未来的科学家都很酷,也懂赚钱。就算不是天生奇才,他们从商人变身科学家也是分分钟的事情。方程式不会解又怎样?数学不好又如何?有钱,把世界最懂科学的人请来,极客范儿、学霸范儿、天才范儿,总有一款适合你。
2015年,科学变得性感起来。
猜想八:全民大创业推动社会变革——不是在创业就在奔向创业的路上
2014年,马云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一颗颗蠢蠢欲动的创业心,或许在2015年将被大量激发、释放,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尽管大量投融资泡沫如影随形。
财经作家吴晓波就认为,2015年中国将经历创业大浪潮。“中国经历了几次大的创业浪潮,2014年大概是第四次重大的创业时期。而这种情况,到了2015年将更为显著。80后、90后已逐渐成为中国商业的主流,很多旧有的商业模式已经被颠覆。而面对着每年数量庞大的毕业生和就业压力,政府做了很多资金扶持,孵化器扶持帮助,确实在产业经济层面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是的,有梦想的年轻人几乎很难劝服自己不去创业。从去年初开始,创业的束缚就在不断减少。3月份全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以来,注册资本从“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一元钱就能开公司。此外,还有年检制变年报制、“先证后照”变成“先照后证”。多管齐下,在中国创业已近乎“零门槛”。
去年9月份在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表示:“通过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让每个有创业意愿的人都拥有创业空间,在中国大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热潮。”而从数据上可以看出这股热潮早已涌动,国家工商总局12月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创业公司新增数量创历史新高,相当于每分钟就有7户创业公司诞生。
而除了创业成本降低、政策扶持、融资环境宽松,移动互联网带来社会变革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看到商机。移动互联网开始渗透人们的衣食住行,不仅行业巨头要重新排序,移动和生活的交叉点碰撞出无限的创业商机。2015年会是什么样?吴晓波说,电子商务和年轻人对整个中国市场的冲击仍然会加大,我们的消费行为会变得越来越轻,创业者变得越来越轻,一切顽固的过往成功的商业模式都将烟消云散,即将面临的是一个更加不确定的年份。
所以,2015年你最经常遇到的一个场景很可能是,当你坐在咖啡馆里,你身边的人不是正在创业就是在创业的路上——社会变革孕育了创业者热潮,而创业热潮也加速了商业模式的改变,推进了社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