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经济寒冬没有想像中那么寒冷,但是当前的宏观经济还是处在一个加大下行的风险当中。”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研室主任陈启清在日前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召开的“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任务研讨会”上对当前形势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陈启清认为目前的经济增长面临着比较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一方面源于经济周期性的回落,另一方面从2015年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宏观经济面临着三大风险和六大挑战,这也会对未来的经济增长施加比较大的下行压力。”陈启清说。
在陈启清看来,我们面临的三大风险分别为:
实现发展速度换挡面临着风险。这种风险在于当前发展速度正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过渡,在这种过渡中,如果换挡换得不好,就可能会“熄火”。
实现发展动力置换同样面临着风险。在2015年这个关键时期,虽然一些新的产业、新的技术、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不断出现,但是还找不到一个产业能够跟原来房地产行业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相媲美。旧增长动力的效应在衰退,但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实际上还无法发挥对经济增长巨大的推动力的作用,于是发展动力置换便存在着经济增长动力青黄不接的风险。
实现发展体制转轨也面临风险。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提出来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样就涉及到整个发展体制的转轨。在原来的经济发展体制之下,政府对于怎么样搞经济建设很清楚,但现在面对经济新常态,要发展服务业和创新型的产业,对于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就需要好好思量。
同时,陈启清提醒大家注意六个方面的挑战。
一、房地产市场演化可能会导致房地产投资进入到低增长的时代。
二、中国面临较大的价格下行的风险,而且这种风险在2015年会加重。
三、就业的阶段性萎缩,一方面制造业就业状况不好,另一方面服务业岗位增长的稳定性较差。
四、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严重。经济下行导致金融供给的主体不愿意发放信贷,惜贷现象又反过来影响经济发展,形成一个自我封闭的收缩性的循环。
五、企业面临产能过剩、成本过高、债务过重“三座大山”。
六、近几年为了稳增长,经济体不断受到微刺激,这也将导致经济体今后对刺激的反应越来越弱。
陈启清认为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在态度上要更加重视。因为经济下行首先会给物价和就业带来极大的风险。其次,各项经济指标的高速回落可能会使经济发展中一些潜在的风险水落石出。再者,经济的快速下行甚至会影响改革。从全球的改革实践来看,各个国家的改革都需要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如果经济增速快速下滑,会使得社会上对改革的支持力度下降,甚至某些既得利益集团会以此拖延改革。
如何应对三大风险和六大挑战?陈启清也给出了建议。他认为2015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分析的难题就在于平衡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过去几年,我们倾斜于调结构,现在可能要稍微向稳增长做一点平衡。当然,这种平衡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真正要平衡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键就在于改革,面对这种经济下行的风险,不仅不能拖延改革,反而要坚持各种改革。”陈启清说。
在陈启清看来,中国经济增长从要素空间上看潜力巨大,从技术方面来看创新潜力也是巨大的。他认为2015年一方面可以围绕着市场化改革、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土地管理改革、科技创新体制等来推动或激发中国各项要素更好地发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服务改革这一主题来稳定经济增长。
“今天中国稳增长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经济增长本身,关键是通过改革来协调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矛盾,通过稳增长为改革打造一个更好的外部环境。”陈启清在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