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网络舆情倒逼“官方发布”话语体系转换

 时间:2015-01-19 13:26:00 |  袁崇安 | 字体:【 】| 阅读: 143

“哈尔滨1.2大火”后,该市公安局官方微博1月3日4:25 最早发布的585字通稿中,用258字排列9个各级“重要”领导的姓名和职务,表明其如何“高度重视”。其后,又罗列说明7个职能单位负责人参与“现场协助指挥”,而消防总队排在各单位的最后。对牺牲和失联的消防战士则一笔带过且置于文末。这则“官微”引起不少网友的质疑和批评。

网友的质疑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凌驾生命之上,体现官本位意识;二是领导平时不重视,出事纷纷现身是“高度重视”乌纱帽;三是“领导不是事事都懂”,都“亲自指挥”无异于“添乱”,这实际上是拍马的文风;四是官话空话套话话语方式令人生厌。可见,对任何话语表达,人民群众都会依据人情常态加以解读,而不会偏听轻信。他们最关注的是生命的可贵、人性的可爱、牺牲的可敬,痛恨造成隐患的不作为、责任的缺失。他们希望将更多的特写镜头对准奉献牺牲的人们,而不是让领导的形象遮掩了英雄的光辉;他们希望看到的不是镜头里、报纸上忙碌的领导,而是田间地头、厂矿企业、学校社区身先士卒的领导;他们不热衷领导开会时的席位,不热衷又发了什么文件,而是身边有多少变化、问题有多少解决。自媒体时代,官方发布若固步自封、视野狭隘、自说自话,领导至上而不是民生至上,只能是自欺欺人。

1月4日,“微友”又发现,鉴于那则通稿引来猛烈批评,《黑龙江日报》头版的报道将消防战士救灾场景和5名烈士战士的遗照、基本信息放到了头条,并用“消防勇士的青春壮歌”“请记住这些‘90’后英雄面孔”为题,显示了生命为大、英雄可赞的庄重与崇高,无论是大幅群像还是五烈士青春阳光的肖像都无不让人动容和震撼。而关于省主要领导指挥火灾扑救、看望受伤战士、救援救治部署、开会传达做好安全生产检查的两则信息则居于其后。

其实,早在1月3日8:52,公安部微博即公布了3名牺牲战士的名单。12:09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发布3人照片,16:01发布5名牺牲战士的遗照和基本信息,16:25人民网进行转发。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全程进行了关注,贴出现场和烈士的照片,并以祈祷、祈福、默哀、致敬、英雄、铭记救命之恩、以生命之名等表达情感。后续,新华网则深度报道了有关方面对火灾隐患的漠视,新京报评论认为难抹“人祸”印记。钱江晚报则批评“官样文章冰凉的文笔,蕴含着一股透骨的寒意”。

可见,围绕这起灾祸,形成了一个全媒体的报道场,有权威党报,有地方党报,有“新主流”报纸,有平民化的晚报,有官方网站、官方微博,更有不可计数的网友、微友自媒体发布者。围绕那则导致民意汹涌的微博,已经发酵成为火灾的“次生舆情灾害”。这必将成为2.0时代中国“官方发布”(微博、微信等)和媒体报道转型的有影响力的事件。这个事件已经开始倒逼了官媒话语方式发生改变。但这只是一类事件报道表达方式改变的开始,不过,这个开始已经为整个官媒话语体系的转变打开了一个突破口。这对正在发生改变的中国传媒话语体系转型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那则“官微”,在无意识中将官本位文化发挥到了极致,故而引起了广泛的质疑与谴责。在官本位传统中,缺失的是对生命、民生价值的尊重。这样的官话说多了,会使群众离我们越来越远。中央以上率下,在“八项规定”中要求改进新闻报道,对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新闻部门、新闻人也深入地开展了“走转改”的活动,以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多向群众学习,多讲老百姓听得懂的话、爱听的话、听得进的话,说好中国话,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正能量,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但是,官本位文化依然根深蒂固,一些地方的媒体,特别是官方网上发布平台还没有学会少说官话,多说群众话、人情话、现代话、鲜活的话。此种官媒话语体系必须加快转变。

首先,要实现新闻人、官方信息发布者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思想观念的转变,要少些“官念”,多些“民念”,即以民生为念,以人为本。这样,才能放低身段,少些说教,多些说服;少些指令,多些引导;少些官味,多些人情味;少些僵化刻板,多些生动活泼。这样群众才能相信你、亲近你、依赖你、支持你。

其次,要制定新闻报道、信息发布的话语标准体系。要组织人力对不同类别的报道、发布、跟帖等进行归纳总结,针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不同范畴,针对政策发布、理论释疑、宣传普及、表彰推广、民生福利、改革新政、治理方式、事件处理等不同领域,针对灾害类事件、侵权类事件、环境类事件、征地拆迁类事件、城管执法类事件、影响性案件、观点争鸣、突发舆情、群体性事件、失德事件、腐败案件、干部作风问题等具体事件梳理出富有规律性的、不同特征的话语方式,制定基本的话语原则、话语规范、话语范式,并为编辑记者,新闻发言人,官方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的发布者制定基本的指导手册,汇编经典案例。同时,要指导新闻人、官方信息发布者将话语的规范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指导官方发布与网友发布的积极互动,学习鲜活的表达方式。组织力量及时对实践中新的话语问题、话语冲突、话语方式进行分析研究,编制新的话语标准。

再次,加强具有现代意识、熟悉新媒体话语方式的新闻、信息发布的专兼职队伍建设。当前,技术上的官方话语平台已经基本搭建起来,但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还没实现深度融合;除了专业新闻媒体,现在的官方新闻发言人,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的发布者队伍已经或正在建立起来,但是他们的话语能力建设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要加强专职人员新闻信息发布的话语能力培训。同时,积极利用好市场化、专业化的民间网络平台,实现官方发布与民间发布的良性互动。除了专职发布者,每个党员干部、公务人员都是也都应该是正能量的发布者,要提高他们及时发布、积极发布、有效发布和表达的能力。要大量聘请兼职的社会发布者、监督者,弥补官方发布的不足。同时,引导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学会说新话、说群众话、说青年话、说知识分子话、说网络话,特别是可以在干部选任改革中考虑这一导向的制度安排。还要着眼长远,高度重视学校、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语文和语言教育,以提高整个民族的话语能力,赢得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