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善用大数据思维监督管理干部

 时间:2015-03-31 10:56:00 |  董石桂 | 字体:【 】| 阅读: 130

随着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给干部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如何增强大数据思维,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去收集、管理、分析、运用数据,避免凭经验、靠直觉去监督管理干部,是组织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在数据收集来源上,从体制内向体制外延伸。当前,干部监督管理信息收集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同级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提供的数据,以及个人按规定报告有关事项的信息。这些信息虽然关键但涉及面不广,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干部整体情况。需要在数据收集来源的渠道和方式上不断创新,从体制内向体制外延伸,探索建立大数据库,构建干部监督管理立体网络。要坚持并完善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大监督”工作格局。要建立健全上下互动信息的共享机制,实现上下互通、信息共享。要注重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全方位收集分析邻里反映、个人信用等方面的信息,形成大数据源。

在数据覆盖对象上,从关键岗位干部向全体干部延伸。目前,干部日常监督管理的主要对象集中在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管人管物管钱等关键岗位干部上,对各单位中层干部、普通干部的监督信息收集分析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层干部、普通干部与基层群众联系最紧密、利益相关最密切,一定程度上更能够体现党委、政府形象,一旦有违纪违法行为,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极坏。干部监督管理的数据需要扩大覆盖面,按照分层分级的原则向下延伸,逐步实现全覆盖。

在数据运用的节点上,从事后向事中、事前延伸。当前,干部监督工作存在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重案件查处,轻事前预防、预警,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不够有力,对小问题、小错误管得比较少,往往是亡羊补牢而非未雨绸缪,迫切需要在数据运用的节点上,从事后向事中、事前延伸,将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关口进一步前移到干部动议环节,对数据审查有问题的坚决不列入考察对象。干部平调交流的,也应通过数据库的审查,切实防止“带病提拔”和“带病上岗”。

在数据结果运用上,从单纯选拔任用向综合管理教育干部延伸。当前,对干部监督信息的成果运用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局限于干部选任层面,造成了数据资源的隐性浪费。应注重发挥监督数据在干部管理教育中的作用,对监督数据反映出来的一些“苗头性”问题,及时给予提醒、敲警钟,促使干部自警、自律、自查、自纠,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错误铸成大错误。

在数据责任主体上,从单一主体向多个主体延伸。选拔任用干部有责任,数据运用也要明确责任主体,以避免数据不用、误用、滥用或者选择性使用。干部任用出了问题,既要从严追究违规违纪当事人责任,也要按照“数据谁提供谁负责,谁提名谁负责,谁考察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的原则,哪个层面出现违规问题,就追究哪个层面的相应责任人责任,从而倒逼相关责任人严肃对待、严守纪律。

(作者系湖南省永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