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务实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多领域战略合作

 时间:2015-04-01 14:21:00 |  刘卫平 | 字体:【 】| 阅读: 133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为解决市场需求首次提出的战略构想。金融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撑,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金融需求与发挥上合组织银联体等作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上合组织银联体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推动作用,以促进“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与“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能源互动发展为切入点,兼顾“亚欧大陆经济整合”的战略研究,并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基础建设结合起来,是打造21世纪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金融务实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亚欧大陆经济整合的有效手段和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历史使命。

一、金融领域的合作

积极推进深化上海合作组织区域金融合作对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现实意义。中国积极推进上合组织金融合作不仅有助于我国多元化能源战略的实施、有助于成员国联手防范金融危机、有助于推动区域经贸的可持续发展,并且有助于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同时,可以相互借鉴区域金融合作模式的成功经验,如欧盟、美国及东亚在推进和深化区域金融合作方面的经验对正在谋求发展的上合组织金融合作而言,无疑非常有借鉴意义。虽然上合组织在金融合作的平台机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金融合作进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制约上合组织金融合作的瓶颈。

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金融需求与发挥上合组织银联体的作用结合起来。金融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撑,如果全部依靠中国的金融支持显然不是最佳方案。建议现阶段充分发挥上海合作组织银联体、国家开发银行和即将成立的“一带一路”基金作用,今后发挥金砖银行作用,形成“四位一体”的供给渠道,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金融保障。这比成立“上合组织银行”更容易运作,见效也更快。

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与加强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能源合作结合起来。能源领域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加强经济合作的优先方向。上合组织成员国既有能源资源国,又有能源消费国和过境运输国,具有巨大的互补优势。能源合作是上合组织经济合作中最具吸引力、最有发展前景的领域。要争取早日建成能够惠及各成员国的多边能源合作平台,推动国际能源结构治理。中国一向是上合组织能源合作的积极推动者。在上合组织能源合作中,中国既具有市场优势、区位优势、国家关系优势,又具有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我们要赢得与上合组织国家的能源合作主动权,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上合组织国家的能源合作,既是中国能源国际化、多元化战略的重要成果,也是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能源合作之成功所在。

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需求与中国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的“八路”布局结合起来。形成“铁路、公路、输油管、输气管、电信线、水路、电力线、航空线”等八条线路,是中国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的可能通道。具体开辟哪些通道,开通的优先顺序,如何构造线路综合通道等,都是亟须事先明确的问题。由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非常务实和深入,因此,充分考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求,有利于增强“八路”决策和实施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二、农业领域的合作

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内开展农业合作的战略,其基本的观点和思路是,上海合作组织内的农业合作,对于中国的产能释放(我国有相当一部分成熟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具备了向中亚地区扩散的潜质)、资源置换(可以通过与上合组织的农产品贸易,减少部分国内农产品的生产,减轻环境压力,使部分耕地有轮耕休养的机会),对于中亚国家的粮食安全与农村富裕稳定、对于俄罗斯的农业生产与贸易,等等,都是有利的。

特别是在后危机时代,虽然上合组织各成员国依然把农业放在优先发展与投资的领域,但是在支持的力度上与发展的决心和方法上,都大打折扣。在这样的情况下,更需要积极推进农业领域的合作。

第一,中国在育种、肥料、滴灌、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等方面,在上合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同时这些产品与设备的价格与用途,是上合组织成员国能够承受并且适用的。中国可以考虑采取援助带动出口的方法,既能提高中亚国家的农业生产技术和产量,又能起到推动中国农业技术与机械出口的效果。第二,制定积极的针对中亚地区的农产食品贸易政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从中亚进口,如大豆、棉花、小麦等。这既可以刺激中亚以及俄罗斯农业生产与贸易,增加这些国家的收入,促进该地区农村的发展与农民的收入,同时也能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增加保障。第三,在农产品质量、卫生与安全标准上,可以积极推进在上海合作组织内的合作,从协调到双边认同,再到多边认同与互信,实现在上合组织内部的农产品和食品的畅通贸易,从农产品领域推进上合地区的经济、贸易一体化。具体而言,可以先展开双边的合作(中俄、中哈乌、中塔吉之间的农业合作)。

三、交通运输领域的合作

中国积极部署“西出”发展基础建设,才能促进亚欧中央区内和平发展。中国积极部署“西出”发展基础建设,并进而与中亚五国合作建设中央地区,是中国西部安定和中国整体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当前全球都已趋向各地区相互合作,以解决共同和各自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凭借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以及高速增长的经济实力,中国已经成为推动全球恢复经济发展、维护国际安全的主要动力,也已成为全球各地区期盼合作发展的对象。这些都为中国和谐发展战略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由此,中国积极建设乌鲁木齐“空中丝路机场都市网”全球化交通物流服务体系,正是对外与邻为善和谐发展、对内促进团结、提升国家战略利益的空前良机。

建设亚欧中央区全球交通物流中心是中国不可推让的权利与责任,也是危机和机遇。相对于中国新疆,中亚五国地区内与联外陆上交通物流体系更加不足,也无自行建设能力。而跨国越区的合作建设又困难重重,等到主客观条件成熟时,恐怕已延误关键时机,引发危机,甚至拖累中国发展。因此,位居亚欧中央要津之地的中国,必须全力推动建设全球交通物流中心,否则可能加重信心危机,导致新疆局势困顿,引发东西发展严重失衡。积极放大格局,以亚欧及全球发展需求为己任,将新疆建设成全球交通物流枢纽中心,必可利人利己。

联合乌鲁木齐、伊犁、喀什三地区,建成“空中丝路机场都市网全球交通物流”枢纽。综观西北地区,从

古丝路时代以来至今,新疆就一直是中国西向战略要地。而乌、伊、喀三角地区正是古丝路的必经要道。因此,可以考虑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联合伊犁、喀什两个南北疆地区中心,建立以机场都市为中心,能服务全球的交通物流枢纽。三个机场都市之间,可以配套建设高速铁公路,连接起一个“金三角”服务区,周围各地区再建设较小规模的机场都市。当乌、伊、喀服务网建设比较完备时,将可从中亚地区开始,依类似模式提供协助,进一步建设各地区的机场都市及以其为枢纽的地上交通物流体系。

将乌鲁木齐建设为“空中丝路机场都市网”的枢纽,可主导中亚亚欧一体化发展进程。当乌鲁木齐被建设成为“空中丝路机场都市网”的枢纽时,它将成为从中国到中亚、亚欧各地区以及美非市场平均距离最近的核心,也自然会成为各地区进出中国市场的门户机场都市。当“空中丝路机场都市网”逐渐在中国的协助下,将中南亚至俄国等地区都网罗在内,形成这些地区和中国市场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关系时,就可望扩大中国和关键性国家的合作,促进亚欧一体化市场的发展。

四、能源、矿产、水电、木材等资源领域的合作

上合组织成立以来,各成员国在资源方面的合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在各类资源合作中,最典型的是中亚各国能源合作、矿产资源的开发、水资源的利用以及中国和俄罗斯在电力和木材资源领域内的合作。

上合组织成员国既有能源资源国,又有消费国和过境运输国,具有巨大的互补优势,是上合组织经济合作中最具吸引力、最有发展前景的领域。目前,能源合作尚集中在双边领域,多边领域的进展相对缓慢,但是,经过最初的“组织建设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目前已经进入“各领域深化合作阶段”。加强能源合作符合上合组织的根本宗旨,符合各成员国的多重战略利益。上合组织能源合作平台不应是封闭性的,不应排斥与其他国际能源组织及区域外国家的能源合作,而应建立不同类型、不同紧密度的合作伙伴关系。上合组织中亚各国矿产资源丰富,在世界资源储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中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急需的石油、天然气,开发核能所需的铀矿,以及各类大宗有色金属矿如铜、铝和各类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等均有惊人的储量,在近年来飞速增长的中亚对华贸易中占了80%以上的份额,在双方经济贸易合作中占有决定性作用,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重点实施地区。

在上合组织发展的过程中,水资源的合作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性。水资源由于极端稀缺,已成为影响中亚国家关系的核心问题之一,成了“高位政治”的内容,并且与水相联系的冲突可能性正在增加。水资源不但决定着各国农业的发展,各国在跨境河流上的合作也直接关系到中亚各国的关系和上合组织框架内合作的成效。在水资源问题上明确中国的利益和政策立场是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水资源合作极其敏感而又复杂的话题。

中国目前能源需求量巨大,为了维护能源安全,中国的电力能源系统必须依靠本国独立的电力能源系统,但可以外方的电力能源供应作为适当的补充。从长远角度看,中亚及俄罗斯的电力可作为中国的电力辅助市场和适当补充。因此我们可以发挥自身长处,大规模出口设备,将产能向中亚扩展。木材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木材需求越来越大,但我国又是木材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供需矛盾不断扩大,进口木材愈加迫切。上合组织区域内木材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俄罗斯森林资源最为丰富,中亚诸国较为匮乏。近年来中亚各国经济复苏,木材消费也在逐渐提高,其建材、家具等木制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木材加工业落后的中亚给中国提供了契机,成为中国木制品出口的新兴市场。

(作者: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研究员)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