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美军中东抽身“没那么简单”

 时间:2015-04-01 14:23:00 |  杜朝平 | 字体:【 】| 阅读: 118

由于伊拉克部队久攻提克里特不下,美军遂对该城发动大规模空袭;由于担心出现另一个“伊斯兰国”,美国放缓驻阿美军的撤离步伐。虽然美军早就宣布要从伊、阿撤出,如今它却又回来了。更糟糕的是,被媒体称为“新中东战争”的沙特十国打击也门胡塞武装的战斗如火如荼,驻也门美军在数天前全部撤走了,看来它又将换一种形式返回。中东就如同一个烂摊子,每一股势力崛起的背后几乎都有美国的身影,就算美军真想脱身,也没有那么容易。

大规模空袭提克里特

提克里特是已故强人萨达姆·侯赛因的故乡,地处一条连接巴格达与北方城市摩苏尔的主干道上。“伊斯兰国”武装分子在2014年6月突袭伊拉克北部的行动中占领提克里特。他们绑架和屠杀了多达1700名伊拉克官兵,其中大多数是逊尼派。随后,极端分子盘踞提克里特,并与萨达姆在提克里特的支持者结成同盟,挑战什叶派领导的巴格达政府。

今年3月2日,大约3万名伊拉克政府军、警察、什叶派和逊尼派民兵挥师北上,打响提克里特收复战。进攻初期取得一些进展,但随后受阻于“伊斯兰国”狙击手和武装人员埋设的大量爆炸物。为避免伤亡和保护提克里特市内的基础设施,伊军暂停了行动。伊拉克部队收复提克里特的战斗异常艰难,可美国及打击“伊斯兰国”国际联合阵线的其他国家则一直作壁上观。尽管美军在伊拉克其他地方持续进行空袭,但从未靠近提克里特。

美国不愿染指提克里特战役的重要原因是,在伊方混编部队中有大约2/3的人是伊朗支持的什叶派民兵,美国拒绝与伊朗直接合作打击“伊斯兰国”,且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吃过什叶派反美民兵的不少苦头。但伊拉克部队久攻不下,美国也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由美国领导的打击极端组织联军的一名高级军官透露,应伊拉克政府的要求,美军自3月21日起以“天空之眼”的形式开始向伊军提供情报和侦察支持。

从25日深夜开始,美国战机开始对提克里特的“伊斯兰国”阵地发起空袭。这是美国首次直接插手伊拉克部队为夺回该市而发起的艰难进攻。五角大楼证实,空袭行动已经开始。伊拉克总理阿巴迪对此表示欢迎,并宣布提克里特战役进入“最后阶段”。美军及其伙伴国战机25日晚上至次日在提克里特发动17次空袭,伊拉克军队则在26日再次发起进攻,地面特种部队开始向城市中心地带推进。

联军司令特里表示,空袭的本意是要“精确地捣毁伊斯兰国的据点,拯救无辜的伊拉克人的生命,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小对基础设施的附带损害。”不过,美军的加入也撕裂了伊军,美军是以参加作战的伊拉克什叶派民兵“靠边站”为条件的,而多支什叶派民兵武装宣布退出提克里特战斗以抗议美军介入。

放缓阿富汗撤军步伐

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伊斯兰国”已经让美军焦头烂额,而阿富汗可能出现的另一个“伊斯兰国”让美军十分警惕。3月2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与来访的阿富汗总统阿什拉夫·加尼会谈后对外表示,美国将放缓驻阿美军的撤军步伐,维持现有9800人的驻军规模至今年年底。按照原计划,驻阿美军将逐步撤离,今年年底前减至5500人,2016年年底减少至约1000人。美国媒体援引美国政府高官的话报道说,阿富汗总统阿什拉夫·加尼向美国提出,希望美国今后两年撤离驻军和关闭基地的进度展现“一定弹性”,故美国做出了放缓从阿撤军的决定,至少要等到2016年“作战季”过去再撤离。

以北约为首的驻阿国际安全援助部队2014年底结束在阿战斗任务,但进入2015年以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等地区,爆炸、袭击日趋频繁。随着天气日益转暖,塔利班按惯例可能即将发动“春季攻势”。曾任美国国务院中东情报办公室副主任的韦恩·怀特表示,阿富汗安全部队目前依然缺乏足够实力抗击塔利班,阿政府也无法建立起多层面的有效机制抵御极端分子在阿境内的活动。美国担心,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武装分子有可能会利用北约军队离开阿富汗后留下的管制真空壮大势力,成为伊拉克“伊斯兰国”的翻版。如果阿富汗安全形势进一步恶化,反美势力可能随之不断壮大,对美国安全构成更大的潜在威胁。于是,美国就想着要修改从阿撤军的时间表。

在今年2月下旬,刚宣誓就任美国国防部长才几天的阿什顿·卡特就忽然抵达阿富汗,与阿总统加尼举行会谈。卡特与加尼出席联合记者会时表示,对美阿签署《双边安全协议》感到高兴,同时称美军撤离阿富汗的时间表可能做出调整。3月下旬,阿总统加尼访美。据美联社报道,加尼及其他阿富汗领导人明确希望美国继续驻军,人越多越好,时间越长越好。奥巴马表示,在阿方提出请求后,经与安全团队商议后,他决定维持现有驻阿美军规模至今年年底,并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决定明年的撤军进度。

美国中东政策遭质疑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曾指出,如果过去20年教会了美国人一些东西的话,那就是强大的美国介入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美国表明在中东地区坚定反恐立场,但其政策的实际后果却使得极端力量与恐怖主义更为猖獗。有人质疑美国是否真心反恐和希望中东地区稳定,因为当前极端力量崛起恰恰是在美国中东政策主导的环境中出现的。

奥巴马上台后,美军在2011年底撤出了伊拉克,也承诺2017年1月卸任前从阿富汗撤出所有部队。但2014年“伊斯兰国”异军突起,中东再燃战火,美国领导联军发动空袭。有人质疑美国是否真的要将“伊斯兰国”消灭,因为在哪儿打和怎么打,美国都有自己的盘算。

是真想走,还是真想留?美国在中东地区总在上演“欲走还留“的把戏。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事情还没有完,也门又摊上大事了。有媒体将这场战争称为“新中东战争”。如果追根溯源的话,也门乱局同样是美国一手造成的。奥巴马政府表示支持阿拉伯盟国的行动,但目前没有直接军事介入。这样的态度遭到部分共和党议员的批评,他们显然希望美军出兵也门。而中东之乱的始作俑者美国,真希望彻底解决中东乱象吗?或许没有多少人会给出肯定的答案。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