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立足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是实现我国发展目标的指南,是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方法论,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是治国理政的“总纲”。“四个全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法治与全面从严治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之一,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其次,全面深化改革是根本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离不开全面深化重要领域的改革,需要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再次,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障。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和从严治党顺利进行的现实要求,是不断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最后,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和政治保证。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就根本不可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就不能有效地开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就难以顺利推进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坚持“四个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有序发展。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必须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立足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国际地位“三个没有变”的实际,按照全面小康的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脚踏实地、苦干实干,为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石、铺平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次,全面深化改革,增强社会发展活力。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抓住历史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搭建全民创新的平台。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社会运行发展的体制机制,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再次,全面依法治国,促进社会制度规范成熟。通过全面依法治国,让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改革开放的各种措施办法都在我国宪法和法律制度的框架内运行。通过全面依法治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最后,全面从严治党,抓住“关键少数”。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管理干部,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党内法规体系,全方位、高标准的管党治党。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正风反腐、严明党纪,增强党员干部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执笔:狄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