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加快形成面向国内国际的开放合作新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广西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广西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做好对外开放这篇大文章,加快形成面向国内国际的开放合作新格局,必将为广西积极适应、主动引领新常态,做好各项工作,加快实现“两个建成”目标,不断谱写祖国南疆繁荣稳定新篇章,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
1、加快形成面向国内国际的开放合作新格局,是国家的大战略、广西的新使命
加快形成面向国内国际的开放合作新格局,是广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内在要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广西沿海沿江沿边,是我国唯一与东盟国家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份,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随着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广西在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目前广西已经国家战略全覆盖,这决定了广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肩负起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的新的重要使命。
加快形成面向国内国际的开放合作新格局,是广西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的历史担当。当前,我国与东盟战略合作进入新阶段呈现出新的特点,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要扩大和深化同东盟的开放合作,创新完善中国-东盟合作机制,积极推进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加快建成中国-东盟战略合作新高地和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更好地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
加快形成面向国内国际的开放合作新格局,是广西积极适应、主动引领新常态,加快实现“两个建成”目标的根本出路。进入经济新常态,广西转方式调结构的压力比较大。广西最大的优势是区位,最根本的出路是开放。广西要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关键是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向开放要发展空间,向开放要发展先机,向开放要发展动力,以开放推进“双核驱动”“三区统筹”战略的深入实施。
2、加快形成开放合作新格局的关键: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最根本的是紧紧抓住开放这个纲,把开放摆到主导战略的核心重要位置。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广西的新定位、新要求,充分发挥广西作为西南中南地区出海大通道和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交流大桥梁、合作大平台的战略作用,以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为战略核心,以面向东盟和粤港澳台开放为战略重点,以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和中国(南宁)-中南半岛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为战略主轴,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和广西-云南面向东盟沿边开放带为战略前沿,以西南中南地区为战略后方,东靠西联,北拓南下,实施以开放为主导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形成这个格局,广西发展这盘棋就走活了。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最重要的是以开放统领“双核驱动”“三区统筹”,加快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开放良性互动发展新格局。一要实施边海互动战略。把沿海、沿边开放结合起来,加快中国-东盟战略合作先行区建设,加快西南国际航运中心和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中国(南宁)-中南半岛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加快沿边开放带建设,实现边海优势互补、相互支撑、良性互动发展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二要实施江海联动战略。突出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双核”作用,优先发展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西江经济带,江海联动,辐射带动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形成“双核驱动”“三区统筹”服务带动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格局。三要实施双向开放战略。坚持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并举,“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国际区域合作与国内区域合作相结合,以对外合作带动对内合作,以对内合作支撑对外合作,实现对内与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形成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四要实施“三外”联动战略。坚持贸易、投资与产业互动,坚持外贸、外资、外经“三外”联动发展,整体推进,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五要实施“三南”联动战略。立足于服务“三南”(西南、中南、华南),联合“三南”共创新机制,共搭新平台,共建大港口,共建大通道,共兴新产业,共建城市群,共建战略支点,共拓东盟市场,全面深化与东盟开放合作,实现“三南”开放发展的互联互动、共振共进的新格局。六要实施“四沿”互动战略。把沿海、沿江、沿边、沿国际大通道开放开发结合起来,实现边海互动、江海互动、海陆互动,以“四沿”地区对外开放的新突破,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3、加快形成开放合作新格局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实施“八个一工程”
抓好一个总抓手——加速构建西南国际航运中心。把西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作为新一轮开放合作的总抓手,实施“港航强桂战略”,统筹北部湾港、西江黄金水道和出海出省出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动西南国际航运中心上升为国家战略,统筹西南中南各方之力,以非常举措在较短时间内把北部湾港打造成为超千万标箱大港,以北部湾港建设的新突破推进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建设。
发挥一个主渠道作用——做大做优做实做满“南宁渠道”。规划好、定位好、发展好、发挥好南宁渠道在“一带一路”中的新地位、新作用、新作为,积极推动南宁渠道上升为国家战略,不断壮大南宁渠道的功能与作用,做大、做优、做实、做满南宁渠道,把南宁渠道打造成为中国与东盟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主渠道,成为中国与东盟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的重要标识、重要象征和知名品牌。
共建一条国际走廊——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推进以“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为重点的海上合作;推进以南宁-新加坡陆路互联互通为重点的陆上合作,形成海陆双线相辅相成、互相支撑的生动局面。重点推进三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泛北部湾沿海国际经济走廊、中国(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南宁-广宁中越经济走廊。
重振一个工业经济中心——振兴柳州老工业重镇。目前,在广西区域经济版图上缺少一个产业经济中心,使得“双核驱动”“三区统筹”战略的实施中气不足、给力不足、动力不足、支撑力不足。要加快柳州-来宾同城化一体化,重振柳州老工业重镇的辉煌,夯实广西向东、向西、向南、向北发展及深化与东盟合作的产业基础和工业基础。
抓好一条沿边开放带——推动桂滇两省区面向东盟的沿边开放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云南两省区与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陆地边境线长5000多公里,是中国与东盟战略合作的最前沿。建议参照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地区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做法,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联合广西云南两省区政府,研究制定桂滇两省区面向东盟沿边开放带发展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创建一批新平台——构筑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对外开放平台。沿海,重点抓好北部湾自由贸易港、海上合作试验区等;沿江,重点抓好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西江综合保税区等;沿边,重点抓好东兴和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同时,抓好中马钦州产业园、马中关丹产业园、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文莱-广西经济走廊、中国-新加坡广西产业园等开放合作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集聚、要素集聚、人口集聚,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基地化、集群化、园区化。
培育发展一种开放文化——海洋文化。要把开放文化建设作为新一轮开放合作浪潮的战略任务来抓,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开放意识、开放思维、开放精神、开放胸怀、开放思路,让开放成为主流文化,在广西形成大开放大开发的浓厚文化氛围。特别要适应建设“一带一路”新形势,把开放文化建设的重心放在海洋文化上,强化广大干部群众的海洋意识。同时,大力开展与东盟的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在广西的开放文化中注入更多东盟元素,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合作中心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中心。
创新完善一种机制——开放合作新机制。制定国别交往政策,创新完善中国-东盟合作机制,扩大和深化同东盟的开放合作。深化广西与港澳台开放合作、北部湾综合配套改革、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沿边开发开放、西南中南开放开发、通关一体化、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方面开放合作机制改革,以开放促改革,向改革要活力、增动力、挖潜力,增创政策体制机制新优势。
(作者为广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