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习近平称赞过哪些“四有”干部?

 时间:2015-04-08 08:59:00 |  记者 潘婧瑶 | 字体:【 】| 阅读: 138

2015年4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长篇人物《“四有”书记谷文昌》。文章评价这位原福建省东山县委书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堪称“四有”干部的楷模。

文中提及,习近平总书记曾撰文称赞谷文昌“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在习近平的从政历程中,他曾多次表达对这样的“四有”干部的尊敬,并多次号召广大领导干部要积极向这些典型人物学习。

“心中有党”:坚定理想,对党忠诚

2015年1月1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交流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这是首次见诸媒体的“四有”干部标准。

焦裕禄是习近平多年来屡次提及的领导干部学习榜样。2009年4月1日,习近平在焦裕禄生前工作的兰考县考察时说,焦裕禄“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使人“见贤思齐”。

原四川达州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林森,即使身患癌症,仍然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工作,2011年7月31日因治疗无效不幸去世,年仅42岁。2011年9月27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李林森先进事迹报告团全体成员。他说,各级党员干部要学习李林森同志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像他那样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

习近平也曾称赞过另一位组工干部“对党的忠诚,对群众的大爱”。原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彦生同志在2005年被确诊患脑动脉瘤后仍然恪尽职守,2009年2月逝世,年仅49岁。2011年11月26日,王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指出,组工干部要以王彦生同志为楷模,对照检查自己,明确努力方向,坚持公道正派,敢于坚持原则,加强党性修养,勇于开拓进取,进一步树立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心中有民”:心里装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2004年1月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发表文章《心无百姓莫为“官”》。文中说,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于谦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深林”,都充分说明心无百姓莫为“官”。

浙江永嘉县山坑乡后九降村党支部书记郑九万,因连续几个晚上开会商讨高山红柿基地、村康庄工程建设,操劳过度,2005年10月5日突发脑血管破裂形成动脉瘤而生命垂危。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批示:“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郑九万同志的先进事迹正是这句话的生动写照。”2006年,在《要善于学典型》一文中习近平提到:“学习郑九万,就要学习他‘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为民情怀。”

同样收录在《之江新语》中的一篇文章中,习近平称赞谷文昌说:“福建东山县的县委书记谷文昌之所以一直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敬仰,是因为他在任时不追求轰轰烈烈的‘显绩’,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带领当地干部群众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兰考县考察时指出,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

“心中有责”:守土有责,敢于担当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是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于1990年7月15日所作的一首词,最先发表在1990年7月16日的《福州晚报》上。词中这样评价焦裕禄的一生:“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

1998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撰文怀念自己在河北省正定县工作时的同事、曾任河北省正定县文化局长的贾大山。在《忆大山》一文中,习近平回忆贾大山“上任伊始,他就下基层、访群众、查问题、定制度,几个月下来,便把原来比较混乱的文化系统整治得井井有条。”

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曾说,“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应该跑遍所有的县市区。”习近平就曾称赞原浙江省农办副主任顾益康为“省级农民”。

邓平寿于1998年任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他积极发展本地经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兴办社会事业,使虎城镇由一个山区穷镇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镇。2007年7月15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邓平寿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说,作为一名乡镇领导,工作繁重、复杂,但平寿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扎根基层,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张广秀是2009年9月选聘到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福新街道垆上村任职的女大学生村官,2010年9月身患急性白血病仍不忘工作。2011年2月14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要注意总结宣传张广秀同志这样的先进典型,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奉献才干、锻炼成长。2013年6月,张广秀病愈重回村官岗位。2014年1月28日,习近平给张广秀回信,信中说,希望你和所有大学生村官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

“心中有戒”:严于律己,秉公办事

2004年,在《执政意识和执政素质至关重要》一文中,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提出要求:“像领导干部的好榜样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英模人物那样,做一个亲民爱民的公仆,做一个忠诚正直的党员,做一个靠得住、有本事、过得硬、不变质的领导干部。”

在习近平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他发表在浙江日报上的《要善于学典型》一文中提到原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牛玉儒时说:“学习牛玉儒,就要学习他廉洁奉公、清正无私的革命本色。” 2014年1月27日晚,习近平看望了牛玉儒家属。他表示,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人民拥护,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牛玉儒这样的同志。

2010年12月31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会见王伯祥先进事迹报告团时指出,王伯祥同志是新时期县委书记的榜样。他要求广大干部学习这位原山东省寿光县县委书记,要“像他那样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严于律己,秉公办事,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2011年9月27日,习近平又在李林森事迹报告会上提出,要学习李林森同志坚持党的组织原则、公道正派的职业操守,像他那样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坚持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

习近平于2014年3月17日来到他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河南兰考县。在焦裕禄纪念馆,习近平说:“虽然焦裕禄离开我们50年了,但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他在讲话中号召大家要学习焦裕禄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扩展阅读: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离世34年县委书记释放啥信号

从福建到浙江到中南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过谷文昌,还在一篇题为《“潜绩”与“显绩”》的文章中,称赞他“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今年1月,与全国200多位县委书记座谈,在叮嘱大家要做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干部时,总书记又一次深情谈起谷文昌。

——《人生一粒种 漫山木麻黄——谷文昌的生前事身后名》,《人民日报》2015年4月7日第四版

今天,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文章《三十四年后的追寻——“四有”书记谷文昌》,该文第一作者是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同时并配发整版通讯和评论员文章,重温一位离世34年的共产党人——福建省东山县原县委书记谷文昌的事迹。

一位离世34年的县委书记为什么登上党报的头条?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重温谷文昌事迹释放了啥信号?梳理这个县委书记的报道,我们发现这个书记原来不简单。

信号1

全面深化改革时代呼唤“四有”书记

这是一个不平凡的书记——他已经去世34年,却仍为当地民众深深怀念;习近平总书记撰文称赞他“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到过东山的作家梁晓声,曾为所见所闻而慨叹:“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中国,在今天,一位共产党的县委书记,在他死后,居然会被普通的当地民众尊称为‘(谷)公’。”

谷文昌,1950年随部队南下至福建,在海岛东山县工作了14年,担任县委书记10年。后来任省林业厅副厅长。如果要说,他有政绩,那就是他战沙灾,带领群众植下的满岛木麻黄,摆脱贫困。这些政绩在今天有些干部看来似乎不是什么大事,但谷文昌身上彰显的精神力量对他们而言却可能是一生取之不竭的财富。

——他公仆情怀,“对群众有利的事,再难也要办,有损党形象的事,再小也不为”。担任县委书记期间,谷文昌针对东山风沙肆虐,百姓穷困,外出乞讨者比比皆是,千方百计植树造林,虽然“上战秃头山,下战飞沙滩”,屡败屡战,但始终不放弃。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一种叫木麻黄植物,并遍地种植,让东山县展现了一幅欣欣向荣、又富又美的生态文明新图景。

——他心中有党,“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文革期间,他曾被下放劳动,但每月准时交纳3元党费,他从没忘记自己是名共产党员。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是他的新战场:到生产队当农民,夫妻俩一年拾粪积肥上万斤;守在田里检查虫害,领着技术员日夜试验,终于让所在村子,在全社第一个实现了亩产过《纲要》,全村人也终于吃粮从年头吃到年尾不断顿。

——他敢于担当,“党要求什么,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入闽前,谷文昌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第五大队第三中队党小组长。部队原来的任务是接管苏沪杭,情势突转,上级要求他们随军南下,接管福建东山。听说语言不通,气候湿热,“三个蚊子能炒一盘菜”,很多北方人犯怵了。谷文昌第一个举手:“共产党员,党说要去哪里,就去哪里。”

——他清廉公正,恪守“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谷文昌的个人与家庭生活,十分艰苦朴素。他爱家人,但对他们要求很严格,常教育他们:“不许沾公家一点油!”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与全国200多位县委书记座谈,叮嘱大家要做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干部。用现代标准来看,谷文昌是个“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干部, 谷文昌身上,就集中体现了“四有”品质。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当今中国,“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一位离世34年的县委书记为什么登上党报的头条,正因为我们的事业需要千万个谷文昌,需要打造一支对党忠诚、敢于担当、清白做人的干部队伍,需要锻造更多可负重、能奉献的“铁肩膀”,需要激扬那种以天下为己任、以人民为信念的伟大精神和真挚情怀。

信号2

县委书记要发挥“一线总指挥”作用

这位县委书记,用自身的从政生涯,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县委书记的担当。

纵观谷文昌的一生,虽然他曾任福建省林业厅副厅长,但其人生辉煌的篇章却是在县委书记任上开始。正因为如此,他已经去世34年,却仍为东山民众深深怀念;东山老百姓尊他为“谷公”,“先祭谷公,后祭祖宗”,这足以说明县委书记这一岗位的重要性。

郡县治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对“县一级”认识十分透彻:“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而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

习近平也曾在《摆脱贫困》中撰写题为《从政杂谈》的文章,其中谈到县委书记的责任,称其为“芝麻官”千钧担。习近平说,如果把国家喻为一张网,全国三千多个县就像这张网上的纽结。“纽结”松动,国家政局就会发生动荡;“纽结”牢靠,国家政局就稳定。国家的政令、法令无不通过县得到具体贯彻落实。因此,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看,县一级工作好坏,关系国家的兴衰安危。一个县小则十几万人,大则百把万人,一个决策下去,其影响非同小可,来不得半点含糊。

正因为理解和熟悉,今年1月,习近平专程与全国200多位县委书记座谈,对县委书记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简而言之一句话,他希望县委书记们都能像焦裕禄一样,始终做到“四个有”: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当前正值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为啥报道谷文昌这样的县委书记,并登上党报的头版头条?其实,这也正说明中央对县委书记的重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向县委书记们发出号召,要担负起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的作用,为党分忧,为改革事业出力,成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得力助手。

信号3

党员干部要扭紧“总开关”,端正人生观、世界观

翻阅谷文昌的报道,他简朴而有力的话语总让人动容。

他在任时不追求轰轰烈烈的“显绩”——“不把人民拯救出苦难,共产党来干什么!”“挖掉东山穷根,必先治服风沙”,谷文昌担任县委书记期间,首先向沙灾“宣战”——东山县第一次党代会上写下决议:“十年内全面实现绿化,根本解决风沙灾害。”

他心系群众,一切植根群众——“我是党的干部,就得和群众吃一样的饭、受一样的苦、干一样的活,群众才会信任我们。”东山县当年的一公社党委书记林子策记忆犹新——大饥荒时,谷文昌到村里了解灾情。中午开饭,桌上只有番薯和几碗清澈见底的稀粥。队长不忍,偷偷蒸了碗米饭。谷文昌一惊,谢绝了。

......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考察、讲话、批示中,从增强党性、加强学习、遵纪守法等多个层面阐述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多次提到要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的缺失,乃百病之源。

习近平指出,如果丢失了共产党人的远大目标,就会迷失方向,变成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者,最后意志消沉,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甚至产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想法,把当干部作为一种谋取私利、巧取豪夺的手段。

“总开关”一旦松动,行为、作风焉能无恙?

习近平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说,有一个道理要反复讲,就是党的干部必须永不动摇信仰,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习近平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这些年,少数党员干部缺“钙”。经济发展了,“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却动摇了;生活条件好了,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好传统却丢了;没有了枪弹的考验,却在“糖弹”的围猎中倒下了。当他们身陷囹圄之时,都会提到由于自己放松了学习和思想改造,致使理想信念淡化,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最终导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党员干部迟到的忏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的变质是从信仰缺失开始的。

反观谷文昌,他在任时不追求轰轰烈烈的“显绩”,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带领当地干部群众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他心系群众,和群众吃一样的饭、受一样的苦、干一样的活,展现了他扎根群众,服务人民的扎实作风。

报道谷文昌这样的县委书记,并登上党报的头版头条,无疑也是在宣示,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时时刻刻拧紧“总开关”,端正人生观、世界观,只有像谷文昌那样,始终心怀敬畏、心系百姓,党的事业才经得起风险考验,中国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