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中国与世界共同推动和平事业

 时间:2015-04-10 09:43:00 |  纪明葵 | 字体:【 】| 阅读: 158

我国在第69届联大上发表了立场文件:我国主张将“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列入联大议程。重申支持多边主义的承诺,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巩固战后国际秩序,加强联合国作用,共同推进和平发展事业。

今年习近平主席将出席联合国庆祝、纪念活动大会,向世界阐述中国支持联合国改革、反对恐怖主义、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维护信息网络安全、解决地区热点问题、发展问题、军控、裁军防止核扩散、人权问题、公共卫生安全、国内和国际两级法制、国际刑事法院、联合国财政等问题的主张和看法。

稳步推进发展与安全

2015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到期,落实千年发展目标取得不小进展,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落实情况很不平衡,全球范围内如期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困难重重。联合国应继续发挥在国际发展合作领域的核心作用,国际社会应继续履行承诺,保证发展资源,集中力量帮助非洲发展和脱贫,重点加大对最不发达国家的扶持力度。发展中国家也应根据本国国情,采取切实行动实现自身发展。要对2015年后的发展议程,国际发展合作现状全面评估,稳步推进落实千年发展目标。

各国应本着互利、合作、共赢的精神,携手制定一个公平、包容、可持续的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国认为,发展议程应以消除贫困和促进发展为核心,坚持发展模式多样化、“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指导原则,致力于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和社会进步,平衡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支柱,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政策,加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完善执行手段和机制,保障发展资源。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丝绸之路建设计划就是要在相互信任、互利共赢的基础上达到互联互通,推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构建亚洲信任机制和“亚洲命运共体”建设。“一带一路”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一带一路”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都是开放的,我们欢迎沿线国家和亚洲国家积极参与,也张开臂膀欢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举。按照睦邻、富邻、安邻,“亲诚惠容”外交理念携手建立命运共同体。

气候变化、粮食安全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安全挑战。中国将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推动2015年气候变化巴黎会议如期完成2020年以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新制度的谈判,达成全面、均衡的结果。发达国家应拿出政治诚意、兑现承诺,进一步提高减排力度,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充足的资金、技术及能力建设支持。国际社会对粮食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业、贸易和投资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防止过度投机和炒作,共同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中国继续坚持立足国内、基本自给、适当利用进出口调剂余缺的政策,建立了长期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体制机制和充足的粮食储备。中方将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消除饥饿和减少贫困的努力,共同维护全球粮食安全。

发展资金不足是国际发展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金砖开发银行和刚刚筹建的亚洲投资银行、中国投入的互联互通亚洲基础建设资金,都是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补充。当前,发展筹资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资金总额缺口较大、筹资力度长期偏弱等问题。国际社会应建立并完善平等、互利、共赢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落实《蒙特雷共识》,增加发展资源,加强发展机构;发达国家切实兑现官方发展援助占国民总收入0.7%的承诺,进一步对发展中国家减免债务和开放市场;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和金融机构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为发展中国家创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帮助发展中国家从全球价值链中受益。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防治艾滋病是国际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国际社会尤其是发达国家应为发展中国家加强艾滋病防治能力建设提供更大帮助。中国愿积极参与全球防控艾滋病的倡议和行动,分享经验,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在埃博拉疫情上中国政府已向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内亚比绍等国分别提供了紧急医疗物资援助,并派出专家组提供协助,中国赴有关国家医疗队在其它大国撤离医护人员的情况下,仍坚守在岗位上。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不能有漏洞,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全球防治艾滋病、结核和疟疾基金等国际机构应加强相互协调,为帮助发展中国家防治艾滋病、埃博拉疫情发挥更大作用。要充分发挥世界卫生组织的专业优势,加大对非洲医疗卫生事业的帮助和投入,提升非洲防控能力建设,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人权与法制全面建设

国际社会应尊重各类人权的不可分割性,同等重视公民权利、政治权利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以及发展权。各国国情不同,促进和保护人权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在人权问题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各国政府均有义务促进和保护人权,中国一贯积极倡导人权领域国际交流,主张各国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建设性对话与合作,增进了解,弥合分歧,共同促进和保护人权。中国反对将人权问题政治化和搞双重标准。

实现国内和国际两级法治是各国普遍追求的目标。在加强国内法治方面,各国有权自主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法治模式,不同法治国家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中国政府将以“建设法治中国”为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在加强国际法治方面,必须维护联合国宪章权威,严格遵守国家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等公认国际法原则,坚持国际法的统一适用,避免双重标准,并不断完善国际立法,确保国际法得到遵守和执行,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法治化。

中国支持国际刑事法院建立独立、公正、有效、具有普遍性和补充性管辖权,惩治最严重的国际罪行,促进世界和平和实现司法正义。国际刑事法院工作应秉承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维护全人类福祉的宗旨,与其他国际机制协调合作,避免干扰有关和平进程。中国希望法院严格遵循补充性原则,切实尊重国家司法主权,依法审慎行使职权,以客观、公正的表现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信任和尊重。

联合国财政是所有会员国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精神,根据联合国大会决议确定的支付能力原则,认真履行的财政义务,及时、足额、无条件地缴纳联合国会费和维和摊款,确保联合国具有坚实、稳定的财政基础。联合国资源的利用应根据资源与方案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并充分考虑和照顾发展中国家的合理关切和要求。会员国应进一步加强协调与沟通,在方案协调、财政预算和资源管理方面加强对秘书处的指导。

国际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和复杂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对实现人类社会的持久和平与普遍发展是难得的机遇,但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有所增加,也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各国应共同努力,通过沟通加深理解,通过对话增强信任,通过交流推动合作,以集体行动应对威胁和挑战,特别应努力消除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安全根源。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