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习大大怎样“把脉”国事

 时间:2015-04-10 10:03:00 |  | 字体:【 】| 阅读: 155

早在福建宁德地区担任地委书记时,习大大因主推领导干部“四下基层”制度,四处访贫问苦,解决群众难题,被当地老百姓形象地称为“名医生”。而这次两会期间,习大大认认真真地行使一个“名医生”的神圣使命。

习大大“把脉”国事第一式“望”。两会期间习大大所参加审议工作的代表团有上海、江西、广西、吉林四个地方,这四个地方有位于东部发达地区的上海、中部努力发展的省份江西、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广西、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吉林。这四个省份跨越的地理区域大,各地的发展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习大大的第一式“望”的视野足够大。习大大这一“望”,视野是从南到北,从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表明习大大对国事的信息采集量是足够全面的。

习大大“把脉”国事第二式“闻”。习大大素来因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而深受国民爱戴。谈国事,他也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国家最高领导人。商议国事时,习大大总是喜欢先认真地听代表们发表意见,这是他常用的“闻”——倾听来自基层的声音,这样的“听诊会”才能有针对性。比如在上海代表团,他听着上海取得的一系列显著的成绩而感到欣慰,在广西代表团他倾听着来自农村的代表讲述广西这几年取得的进步。习大大用“闻”这个方式获取各地的信息,了解各地发展的疑难杂症到底在哪里,这样开展工作才有针对性。

习大大“把脉”国事第三式“问”。习大大参加代表团审议可不是光听汇报,大家仔细观察会发现习大大在此过程中还爱不停地“问”。比如,他问上海的蓝天指数多少,问广西的“脱贫账”算得如何等等。这些“问”,往往能起到“治病救人”的效果。上海虽然是发达城市,但是习大大担心它会得“富贵病”,所以一再要求要注重环保,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广西相对欠发达,所以习大大担心它得“贫血症”,一再询问脱贫致富情况,问及“贫困人口还剩多少”如此细致的问题。

习大大“把脉”国事第四式“切”。在“望、闻、问”之后,习大大开始最为关键的一式“切”了。大家会发现此前的三个步骤中他在倾听、提问、记录着,到最后他便开始抓要害,给大家“指点迷津”。在上海团,习大大指出,上海要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在江西团,习大大指出,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在广西团,习大大不仅强调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发展,还鼓励广西借着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做好对外开放这篇大文章;在吉林团,习大大和代表们一起给东北振兴想办法,指出要实现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战略性调整,不能再唱“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这些“诊断”可谓及时、准确、有效。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