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让习近平总书记思想走入寻常百姓心中

 时间:2015-04-13 09:36:00 |  李红 范伟 | 字体:【 】| 阅读: 125

4月2日,一款名为“学习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客户端(以下简称“学习中国”App)正式发布,这款软件一经面世就迅速吸引了海内外众多目光,每天下载量接近9万,平均每天的评论和留言高达3万多条。

“学习中国”App是一款什么样的学习软件?与传统的思想理论宣传渠道相比,它到底有何“秘密”和“魔力”,能够一经推出就引起如此之大的社会反响?党的思想理论宣传这样一项十分严肃的大事,真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与千百万普通网民“亲密接触”吗?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软件的发布者——中央党校中国干部学习网。

新平台:新媒体技术和思想理论宣传相融合的创新尝试

常务副总编陈建才向记者介绍说,“学习中国”App是在中央党校校委的直接关心和领导下开发完成的,是新形势下为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广泛传播,为促进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将新兴媒体技术和党的思想理论学习融合为一体的一种崭新尝试。

这一移动客户端的主要特点是:利用新媒体技术,多样化、直观化、图示化、平民化呈现和表征理论知识,让理论知识的学习变得简单有趣;用大数据技术组织理论学习内容,让党的思想理论知识层次化、立体化、逻辑化和个性化,成为符合普通网民思维习惯和操作习惯的理论知识网络和领域数据库。开发“学习中国”App移动客户端,旨在通过传播手段的创新来推动党的思想理论研究和宣传的创新,以此吸引更多的网民学习党的思想理论,引领网民的学习风尚,增强全民族的理论自信。

据介绍,这款学习客户端的创意始于2014年下半年。当时,中央党校正在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不管是总书记讲话精神进党校课堂还是面向社会加强宣传都在深入推进。受党校和社会大氛围的激励,中央党校中国干部学习网研发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知识地图》纸质版和电子版,并于2014年12月发布。没想到,这么一个小创举不仅受到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好评,同时也受到广大青年网民的喜爱。考虑到2014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已经超过了传统电脑网民,为进一步拓展宣传渠道,扩大理论宣传影响力和社会覆盖面,同时更好地为广大党员群众提供便利的学习途径,在相关部门指导和支持下,中央党校中国干部学习网又组织专门的研发和编辑团队,致力于创作和研发“学习中国”App,经过近3个月的努力终于完成并在今年2月开通试运行。4月2日正式发布后受到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年网民的热传,这既在软件开发者们的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他们为设计的初衷得到印证和肯定而感到欢欣鼓舞。

新亮点:以技术手段的创新助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

“学习中国”App是利用大数据和网络新媒体技术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以网民喜爱的方式全维呈现出来,让网民从理论高度进一步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升全民族的理论自信。

“学习中国”App的推出,是利用网络新技术创新党的理论宣传和理论学习方式方法的一次大胆尝试。这一探索的新亮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将新闻和相关知识及相关人物自动组合链接起来,使新闻资讯知识化,有利于网民对习近平总书记相关新闻全面、深入和正确的理解。

二是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新观点、新论断用5分钟以内的视频微课程方式呈现,既方便网民理解和记忆,又方便网民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三是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容和相关新闻报道从时空两个维度标注在实景地图上,网民可以更便捷更直观地学习和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何时、何地讲了什么内容。

四是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模拟思维导图,以知识地图的形式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相关知识做成动态思维逻辑图,既方便网民理解讲话要领,又方便记忆。

五是全维呈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知识库。从新闻、实景地图、微课程、知识地图、习大大词条、专家解读、评论精选、电子书、理论文章、重点论述、习大大故事汇和引用诗文十二个维度和不同的表现方式,全面系统地呈现和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网民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提供随身携带的移动“小秘书”和动态知识库。

新目标:更便捷、更互动、更及时

“学习中国”App一经推出,就得到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广泛认可。高校师生、社科理论工作者一致高度肯定这款移动客户端的实用和方便快捷,认为这是一个最“接地气”的理论学习工具。以往看似高大上、远距离的治国理政理论,如今轻点手机屏幕就能快速、直观、全方位地学习到,感觉理论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治国理政这些往常只属于政治家和领导干部操心的事情如今离自己也更近了。

有网友评价说,这是“新媒体潮流时代的‘理论学习’”,“让理论学习插上了网络科技的翅膀”,这样的宣传方式“很创新”,“紧跟时代潮流,抓住的是年轻人的眼球”。也有网友表示,“看似枯燥的App,打开你会发现里边全是宝藏”,“越挖掘越有知识,越有深度,越有惊喜”。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文风,有网友评论说:“文风很好啊,看得人很舒服,心情也不错,点个赞。”

海外媒体对于“学习中国”App也高度关注。英国广播公司网站引用陈建才的话说,“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兴趣点”。《纽约时报》则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现在漫画中,可以通过一个非常尽职尽责的微博账户来追踪他的行程,他关于治国理政的书籍以9种文字出版。所以,“学习中国”App推出“显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移动互联网科技的最大特点就是更新换代非常迅速,稍一迟疑,就会一步迟,步步迟。因此,尽管“学习中国”App正式发布刚刚十天,设计者们已经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这款软件。当然,这也是来自网友的呼声。有网友希望,在App 开发中增设文章、视频可以共享到社交软件、网络的功能,另外增加互动交流、心得体会交流平台,并建议建立学习中国论坛。对此,陈建才表示,今后将加大内容更新量,加快更新速度,完善知识品种,增设“微视频”等板块,增加动漫微课程内容,以留住既有的用户;同时,顺应网民呼声,增加互动交流,开辟诸如“我喜欢习大大的哪句话”“我给习大大捎句话”等留言平台,这既能增加读者的参与感,也能从中汲取他们的智慧和建议;此外,要进一步优化、深化学习内容,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逐步引向新的高度,形成全民学理论的氛围。

对于不习惯使用手机网络尤其是上了年纪的手机用户来说,使用App是个很新的挑战。如何使“学习中国”App拥有更广泛的受众群,这是对软件设计者的一大挑战。对此,陈建才表示,首先要完善技术,使其更加便捷,更加易于操作;其次,计划采用视频推介方式,把操作流程做成易于学习的教学视频,指导一些不擅长使用电子产品的用户。当然,最根本的是要使软件内容更优化,更贴近读者需求。对于因点击量增大而出现的带宽不足等技术问题,陈建才表示将选择两个省级党校作为分站点,以进一步扩大传播力量。

陈建才表示,改变中国人的学习方式是其退休前努力的方向,希望“学习中国”App能使中国人的学习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他的团队将为此而竭尽全力。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