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余额宝引爆的互联网创新浪潮,在已经升级为国家战略的“互联网+”推动下,正在迅速地向其他行业蔓延。在互联网金融创新示范效应带动下,医疗、教育等民众关切的众多领域,有望成为互联网衔接的新风口。
就在大家对互联网医疗创新憧憬之际,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日前表示,互联网上不允许涉及医学诊断治疗,而只能做健康方面的咨询。按照宋树立的解释,远程医疗按照实施主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医疗机构之间的远程医疗,由医疗水平比较低的机构向实力更强的机构寻求帮助;另一类是医疗机构利用信息化技术向患者直接提供医疗服务。
从监管部门出发点看,限制网上开展诊断医疗,或许是出于诊疗安全和诊疗“望闻问切”特殊性等方面的考虑。毕竟,作为新事物的互联网,尽管发展迅速,但也伴生着良莠不齐的问题,在人命关天的医疗服务领域,通过规范行业发展,确保远程医疗的质量和安全监管,避免诱发不良社会效果,还是监管方重中之重的考虑。
但是,从目前发展现状看,就医难的问题远远没有得到解决,尤其是集中了众多优质医疗资源的三甲医院,更是人满为患,有时候做手术就要排队好多天才能轮上,老百姓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医生与患者并没有有效匹配,导致部分医生资源没有充分施展才能。而互联网医疗的优势,通过互联网的大数据优势和技术赋权,不仅可以打破医疗资源集中于三甲医院的局面,解决看病难的问题;还可以让医患资源最大程度地实现匹配,让医生和患者精准双向筛选,患者可以根据疾病选择擅长的医生,医生可以根据专业擅长选择病人。
从目前互联网医疗的创新路径看,掌握相对稀缺的医生资源,通过医生的多点执业释放医生的潜能,成了部分网络医院的创新重点。接下来的创新领域,包括获得医院数据,例如医生病例,后端医保等服务领域,以及与保险相结合的领域,慢性病管理等领域的综合创新,已经开始收到初步的效果。
监管部门禁止网上开展诊疗的初衷,是安全至上,但在优质医疗稀缺而群众存在看病难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推动医疗服务创新还是有必要予以支持。如何进行创新?恐怕还要按照互联网的规律来办。
支付宝推动电商大发展或许可以给我们以启示。通过支付宝平台,马云成功地解决了买卖双方的相互信任问题,而购物平台的评价功能,也从技术上规范了买卖双方的诚信问题,从而解决影响电商发展的核心问题,由此而来的是中国电商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互联网推动医疗服务领域的创新,同样可以考虑借鉴类似支付宝的征信机制,让医患双方通过技术手段不仅实现资源的有效匹配,还可以有效消除双方潜在的医疗纠纷。当然,与普通电商相比,医疗是个专业领域,医患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不可能完全照搬支付宝。如何构筑一个更专业有效的第三方评估机制,更好地整合线上线下的医疗服务,这对互联网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亟待创新的领域。
事实上,从“互联网+”推动的行业创新看,巨大的经济利益,也是互联网创新的动力源泉。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普惠金融的理念正在逐步实现。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在互联网力量的推动下,类似的故事有望复制,最终收益的,将是最广大群众,而对互联网医疗的监管,确实需要更多的改革勇气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