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通胀保持低水平,需要积极财政政策加力增效,也需要货币政策相应提高灵活性和针对性,为稳增长创造适宜的货币环境。就此而论,政策进一步适度宽松是可预期的。我们建议继续坚持区间调控,不搞大规模刺激,尤其是在“前期政策消化期”、全社会杠杆率较高、产能过剩依然突出的大背景下,更需在稳增长和“去杠杆”之间拿捏好平衡。
展望2015年二季度,由于外部环境趋好、稳增长政策效应逐步发挥等因素影响,经济很可能呈现出缓中趋稳态势。但同时投资惯性下滑、杠杆率较高、PPI持续为负等将给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预计二季度GDP增长7.2%左右,CPI上涨1.3%左右。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通胀保持低水平,需要积极财政政策加力增效,也需要货币政策相应提高灵活性和针对性,为稳增长创造适宜的货币环境。就此而论,政策进一步适度宽松是可预期的。我们建议继续坚持区间调控,不搞大规模刺激,尤其是在“前期政策消化期”、全社会杠杆率较高、产能过剩依然突出的大背景下,更需在稳增长和“去杠杆”之间拿捏好平衡。
具体而言,我们判断二季度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将呈现如下特点:
财政政策加力增效,释放更多有效需求
二季度,财政政策将加大力度。同时,继续减税降费,纵深推进投融资、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培育“双引擎”。
第一,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二季度,政府将继续增加对水利、铁路、公路、信息、电力、油气、棚户区、地下管网等重大工程项目的投资,其中二季度中西部地区的重大水利工程将加速推进,预计6月底中央将下达90%以上的预算内投资。同时,中央还将通过专项过桥贷款等方式为地方提供过渡性资金支持,通过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第二,继续实行减税降费,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继续清理乱收费,切实加大对小微企业和创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同时,从税收政策上引导供给结构加快调整,加大对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等的支持力度。重点完成不动产转征增值税的具体方案,将营改增扩围至生活服务业、金融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力争2015年全面完成营改增,扩大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等,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
第三,创新和完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严格防控财政金融风险。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将着力平衡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与稳增长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建立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相结合的规范的地方政府债务举借机制。建立和完善“自发自还”地方政府债券的定价机制和市场化约束机制,加快建设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等。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发行5000亿元一般债券和1000亿元专项债券。另一方面,妥善处理存量债务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将清理甄别后的存量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并逐步置换存量债务,以降低利息负担,优化期限结构。同时,设置过渡期,避免资金链断裂,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总量和定向调控双管齐下,货币政策稳健中更加强调灵活
我们认为,尽管今年以来在稳健基础上出现了放松,但这只是在新常态下的灵活应对操作,货币政策的立场和取向不是“刺激”而是“调整”。未来货币政策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是货币政策取向不会发生变化。一般认为,M2的增长目标通常比经济增长目标、通胀目标之和高出2—3个百分点。今年制定的GDP增长目标是7%左右,预期通货膨胀率是3%,与今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2%左右的目标比较吻合,说明货币政策仍然在总体稳健的框架之内,不会出现大的变化。
二是满足流动性需求,利用降准进行对冲性操作。由于美元进入升值通道、人民币汇率双边波动趋势逐步确立,企业和个人持有外汇的意愿增强,我们预计今年外汇占款增幅将十分有限,基础货币缺口较大。由于存款准备金一直发挥着对冲外汇占款增减、平滑基础货币规模的作用,因此在外汇占款减少的情况下,降低存准是央行补充流动性缺口的对冲性手段。未来可能需要降准2—3次左右。
三是物价持续走低,利用总量政策灵活应对。目前PPI已经36个月负增长,反映产能过剩的局面未有改观、制造业生产仍然呈收缩状况,实体经济增长面临一定压力。央行有必要采取总量调控、灵活应对,发挥货币政策对稳增长的积极作用。降准能够补充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有助于促进银行扩大信贷投放。降息则可以直接促使名义利率下降,引导市场利率下行、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帮助企业扩大再生产。如果短期内经济继续下行,进一步降息将是大概率事件。
四是结构性货币政策仍会延续,与总量政策相互补充。近两年出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在2015年仍然会延续使用。其原因是:一方面,我国金融市场运行还没有完全市场化,缺乏完整的收益率曲线,短端的利率还不能有效传导至中长端。而相对于短端利率,中期政策利率对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至关重要,因此需要不断创新完善政策工具箱,利用结构性工具引导中长期利率的下行。另一方面,在利率基本实现市场化的前提下,融资成本高主要是风险溢价较高,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受到限制,这就需要采取定向的措施直接对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部分行业进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