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错误决策”要追责

 时间:2015-05-06 14:59:00 |  李英锋 | 字体:【 】| 阅读: 129

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是建设法治政府的一个重大举措。去年以来,各地纷纷出台“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与此同时,国家层面也正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条例,着力推进重大决策程序的法治化。这种趋势符合民意,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符合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让人欢迎和期待。

决策是一种重要的公权力,它关系到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影响着工作的面貌和成效。但长期以来,一些领导干部为追求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不按民主程序决策、不按科学规律决策,乱决策、瞎决策。这种“拍脑袋决定、拍胸脯执行、拍屁股走人”的现象,不仅浪费了社会资源,造成或轻或重的损失,而且使发展走了弯路,积累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严重伤害政府的公信力。因此,整治决策失误、追责决策过错势在必行。

推进重大决策程序的法治化,对决策责任终身追究、同时实行责任倒查,给决策者戴上了运用权力的“紧箍咒”。它可以让领导干部看清决策的红线,守住决策的底线,远离决策的高压线,进而促进领导干部科学决策、规范决策、民主决策。它可以清除发展中的一些决策病灶,确保发展的健康节奏,加快发展的效率,提升发展的质量,进而有效遏制形式主义、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的滋生与蔓延。

防止错误决策,必须确保责任追究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在追责决策过错时,尤其要注意一个问题:既要追究明显违反程序的决策过错的责任,也不能放过那些“符合程序”的决策过错。因为有些决策,尽管在表面上符合程序,但实质上也是决策过错。比如,近期有媒体报道,国家级贫困县海南省临高县投资1.3亿元建了一个牌坊群,这个项目在当地的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党代会、人代会上步步通关,貌似符合程序,但其实则是一个好大喜功、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挥霍工程,是典型的错误决策。

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例子。不难想象,在对错误决策的追责越来越严厉的语境下,决策者必然会通过种种办法,让决策尽可能符合“程序”,在形式上没有“瑕疵”。但是,符合“程序”的决策,不一定是科学、合理、正确的决策,其中也很有可能隐藏着决策错误。所以,决策者不能用“符合程序”来掩盖决策错误,监督部门也不能因为决策“符合程序”就放松警惕,关闭问责之门。

以笔者之见,对于各项重大决策,除了进行程序上的审查,更要进行实质性的甄别。比如,程序过程是否流于形式,是否有弄虚作假的现象,理性的意见是否被漠视、被压制,个别领导干部是否进行了霸气干预?还有,决策是不是符合发展实际,有没有造成浪费或损失,能不能带来有质量的效益?如果决策程序只是“形式符合”或“片面符合”,或者“符合程序”的决策存在实质性错误,那么同样要启动追责。如此,责任追究制度才能全面到位、落地生根,从而产生足够的震慑力和约束力,最终推动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