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是贯穿始终的不变逻辑。我们必须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把全面深化改革贯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过程。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这个根本动力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这既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在未来十年中要达到的新高度新水平,又揭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根本动力和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找到了克难攻坚的方法路径。省委九届七次、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绘就了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路线图。郭庚茂书记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必由之路。必须坚决主动推进改革,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使改革的新红利转化为发展的新动力”。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必须充分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发动机”作用,把中央各项重大改革举措在河南具体化、实践化,以改革创新精神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紧紧围绕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一个载体、四个体系、六大基础”建设等战略重点,创新体制机制,增创发展优势,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越来越强劲、步伐越来越坚实。
从根本上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聚焦突破
当前,河南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紧要关口。一方面基础支撑不断夯实、发展后劲蓄积壮大,另一方面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多元利益诉求增多,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制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仍在逐步破解之中。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聚焦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障碍、影响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的突出热点问题深化改革。一是以深化改革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新常态是新挑战,在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传统增长引擎马力下降、增长动力转换、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积极应对行业风险、金融风险、社会稳定风险,必须以改革促调整、以改革促稳定,努力做到换挡不减速,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新常态也有新风景,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新引擎;要抓住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迅猛发展的机遇,加快体制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发展载体创新,抢占制高点,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二是以深化改革破解“三农”难题、统筹城乡发展。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河南是全国农业大省,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科学发展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破解“三农”难题,既要立足“三农”挖掘内部潜力,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扶贫开发机制,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又要跳出“三农”抓“三农”,完善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确保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落得住、转得出。三是以深化改革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实现永续发展。全面小康是绿色化的小康。当前,一些地方生态退化、污染严重,雾霾天气、水资源污染等热点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建设美丽河南,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就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绿色化的切口方案,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四是以深化改革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民生是检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试金石,公平正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着眼点。如果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人民群众不能拥有更多“获得感”,这样的小康就不是全面小康。要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加大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面推进依法治省,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把全面深化改革贯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过程,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改革的任务牢牢扛在肩上、紧紧抓在手上,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举措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作者单位:省委改革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