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文化既要巩固阵地,又要拓展市场

 时间:2015-05-26 08:52:00 |  | 字体:【 】| 阅读: 123

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不管形式、载体如何,都应当体现正确的价值导向,筑牢思想阵地,发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两种属性”,能产生社会和经济“两个效益”。文化要实现以文载道、以文立人、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必须遵从意识形态属性与商品属性的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巩固阵地与拓展市场的统一。

文化巩固阵地,就是要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方向问题是根本性问题,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容不得丝毫含糊和半点偏差。从根本上讲,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断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发出好声音。无论是发展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始终都要保持清醒头脑,树立阵地意识,坚定原则立场和基本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确保文化建设沿着正确道路、正确方向前进。

文化拓展市场,是由文化的商品属性所决定的。就是要科学把握文化产品和服务意识形态属性、商品属性的关系,消费文化的人越多,文化的经济社会效益就越能得到充分发挥,意识形态阵地和思想基础才能更加巩固。一部作品只叫好不叫座,获奖之后就束之高阁,“养在深闺人未识”,社会效益也无从谈起。美国大片、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等都是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潜移默化中输出了价值观、增强了文化软实力。要准确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界限,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既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又面向市场求发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扩大优秀文化的市场占有率,推动各种文化共同繁荣,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实现文化的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

重庆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独特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的空间和潜力很大,正在加快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强市。我们必须正确把握文化“两种属性”“两个效益”的关系,统筹发挥好文化阵地与文化市场的作用,深入挖掘巴渝文化、抗战文化、三峡文化、移民文化、统战文化等重庆特色文化资源,创作出更多既有思想性、又有群众性的文化精品,既巩固阵地又拓展市场,为“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