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深化互联互通合作,共建和平繁荣大陆)
“26岁的火车司机阿扎马特·库利耶诺夫将黑色的操纵杆向前推,1800吨重、近半英里长的特快货运列车由中国重庆出发,穿越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抵达德国的杜伊斯堡。”一家西方主流媒体记者跟随火车司机的行程,生动描述了“渝新欧”国际铁路大动脉的景象。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重庆近年来开通的“渝新欧”货运班列构筑起一条“钢铁丝绸之路”,极大促进了中欧间贸易往来。“每年中国生产的数以百万计的笔记本电脑及配件,由此运往伦敦、巴黎、柏林和罗马等欧洲城市。”
重庆明日将迎来亚欧互联互通产业对话会,这场对话会是李克强总理去年10月赴米兰出席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期间提出的倡议。在这届首脑会议上,各国领导人曾就互联互通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广泛共识。
互联互通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的合作重点。作为亚欧两大洲唯一的政府间合作论坛,亚欧会议有53个成员,经济总量约占全球55%,人口、贸易额约占世界60%,在推进互联互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笔者曾长期在亚欧国家工作,2010年接任中国亚欧会议高官,有机会就提升亚欧合作与各方人士深入交换意见。近年来一点突出感受是: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发展分化背景下,亚欧各国均面临着改革发展的重任,急需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合作抓手。而互联互通有望成为新时期引领亚欧合作的灯塔,将为各国疏通经脉,破除瓶颈,实现更大发展,共享繁荣发挥积极作用。
道理颇为简单。亚洲和欧洲地缘相连,同属于一个大陆。早在2000多年前,横跨亚欧大陆的古丝绸之路就已将两大洲有机联系起来,在洲际互联互通方面引领世界风气之先。在古丝绸之路全盛时期,“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亚欧互联互通是有历史渊源的。
从现实来看,亚欧会议成员发展阶段和水平各异,互补性强。深化互联互通将推进跨区域合作,拉动投资和就业,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并将有力推动亚欧各国实现可持续、创新、均衡和开放发展。换句话说,各方都看好互联互通将为亚欧大陆带来的共同繁荣的愿景。
加强互联互通也将更好维护亚欧大陆的和平稳定。冷战结束后,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三股势力抬头,而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和缺乏不同文明间的交流是上述势力滋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亚欧各国基础设施、制度法规、人文交流各层次全方位联通的推进,将有效惠及民生、增加就业、消除误解、培育互信,从源头上抑制极端思想的生存空间和社会基础,为维护亚欧大陆的和平稳定注入正能量。
毋庸置疑,中国近年来提出的“一带一路”等合作倡议对区域互联互通合作起了重要激发和助推作用。中方平等协商的姿态和务实高效的作风,令很多国家动容,纷纷提出与中方对接。欧盟亚欧会议高官就曾向笔者表示,去年欧方将互联互通列为首脑会议主要议题,就是受到中方“一带一路”倡议的启发。
100多年前,英国作家吉卜林曾写到:“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两者永不交汇。”但当今世界的现实是,东方需要西方,西方也离不开东方,两者已然交汇且将永远交汇。全球化时代下,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亚欧也正在迈向利益、责任和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作为中国亚欧会议高官,我衷心希望亚欧会议能以此次对话会为起点,携手深化全方位互联互通合作,共同架起各领域的“渝新欧”大通道,共建和平繁荣大陆。
(作者系中国亚欧会议高官,前驻爱尔兰、新加坡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