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抓好县域法治建设中的“关键少数”

 时间:2015-06-02 15:35:00 |  张汉平 | 字体:【 】| 阅读: 106

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县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是部分的有机统一,部分也有不同于整体的个性特征。依法治县具有层次性和探索性的特征。层次性是指依法治县是国家统一战略部署中的下位概念,是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探索性要求发挥地方的主动性,针对本地实际,对地方法治建设的理念层面、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进行探索实践,为国家法治建设提供县级层面的经验和积累。

云梦县自2012年被列为湖北省依法治县试点以来,坚持从实际出发,把中央、省委要求与云梦实际紧密结合,探索法治湖北的“云梦经验”,以点带面,选取一批“法治乡镇”“法治社区”“法治学校”“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公正司法示范单位”“诚信守法企业(经营户)”等法治试点,坚持分层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经济建设可以跨越式发展、立见成效,法治建设却有一个从小到大、从隐性到显性的过程,法治的导向和预期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雪球效应成倍放大,这也是我们试点的目的和意义。

“关键少数”在依法治县中要有担当与作为

法治建设的焦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作为落实依法治国的“关键人”,依法治县的“牛鼻子”,县一级的领导干部应该顺应时势、勇于担当。

谋势:推行党政善治。一是党政善治是依法治县的基础。依法治县,党委是关键的政治动力源。云梦加强法治建设,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各方分工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的责任机制。既坚持党的领导,又理顺党和行政、党和司法的关系。党委要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支持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二是依法决策是依法治县的前提。依法行政始于依法决策,县级政府的决策能力直接关系到地方发展和群众利益。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这是县级政府推进科学决策的法律遵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县级政府特别是主要责任人尤其应注重立项、论证等各个环节的法定程序,坚持以法治要求推进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体现法治精神。三是严格执法是依法治县的关键。推行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制度,严格责任追究,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定清单、划边界;完善严格执法的实施体系,强化法定程序,规范行政裁量,从程序和实体上确保执法行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完善监督体系,加强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强化政务公开,推进阳光政务,确保执法行为始终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造势:推进司法良治。认真落实中央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各项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完善司法保障制度,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提高司法队伍素质,大力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全面规范自由裁量权。推进司法公开,推行“阳光司法”,努力让经济有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让有理有据的当事人赢得了官司,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让群众感受到法律的尊严和公平正义。近几年,我们积极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和检察权,为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云梦县公安局和云梦县人民法院分别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局”和“全国优秀法院”称号。

乘势:推动社会共治。以“六五”普法为平台,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形式,增强法制教育的影响力、感染力、渗透力,努力让知法守法、依法办事成为行为准则。加快推进社会管理法治进程,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程序。搭建公众参与法治实践的平台,激发公众的法治热情,通过警力到基层,进一步聚合网格管理员、司法服务人员、治保人员、农村社区“五老”人员力量,统筹治安联防制度、单位内保制度、治安防控体系,形成全社会法治建设聚焦效应。

培育合格的“关键少数”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关键少数”要做到“四个带头”: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带头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带头遵纪守法、捍卫法治;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以“关键少数”形成示范效应,影响和带动依法治县顺利推进。

加强法律培训,促进依法治县的主动性。一是加强“导向型”法治教育,注重法治舆论的培育和引导。通过定期举办领导干部“法治人物”评选等方式,大力宣传用法治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的典型事迹,切实促进领导干部对法治价值的认同。二是加强“参与型”法治教育。采取典型案例、视频课件等教学方式,组织一些行政复议、旁听案件等实践教学,提高法治教育活动的思辨性、互动性。三是加强“渗透型”法治教育。大力推进法治文化进机关,从具体工作中发现法治文化建设的重点,增强法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

加强监督约束,提升依法治县的自觉性。严厉约束领导干部不藐视法律、不以言代法、不以权压法、不徇私枉法。深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深入贯彻落实“两个责任”,把守纪律、讲规矩放在第一位,让党纪国法成为“高压线”。与此同时,综合运用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形式,形成监督合力,提升领导干部法治建设的自觉性。

加强考评考核,激发依法治县的创造性。完善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重视提拔法治意识强、善于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优秀干部,引导领导干部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考核体系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可测性、实效性,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属地考核与上级考核相结合、部门负责与公众参与相结合、主管部门评价与行业评价相结合。

(作者系中共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委书记)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