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媒体报道了多起有关部门要求当事人提供奇葩证明的事例,引发舆论对“证明审批”、“证明之证明”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习气的集体不满。基本证明必不可少,但类似“证明你妈是你妈”、“要求一岁孩子开无犯罪记录证明”等的确荒唐,甚至有故意设卡寻租之嫌。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政府部门的两种疑难病症。两者不但有着共同的表现形态、思想根源、社会危害,而且形式主义往往借助于官僚主义得以滋生和蔓延,官僚主义反过来又保护、默认甚至倡导形式主义。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
第一,官僚主义助长形式主义。形式主义需要在领导那里得到反馈,才能捞到好处;形式主义的欺骗手段,最容易在官僚主义那里得逞。官僚主义高高在上,脱离实际,缺乏真知灼见,拿不出管用的办法,又想标新立异,制造轰动效应,就在形式主义上动脑筋,出点子,赶时髦,看风向,提不切实际的空口号,定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求不切实际的大规模,甚至不惜弄虚作假。
第二,形式主义迎合官僚主义。风成于上,习化于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的领导好大喜功,闻喜就笑,闻忧就跳,把假话当成绩夸,把真话当辫子抓,听到花里胡哨的规划、口号,看到一些经过精心导演的“盆景”,就大力表扬。“上面要,咱就报”,“人家都吹,不吹吃亏”。上面喜欢好听的,下边就报喜不报忧;上面喜欢轰轰烈烈,下边就搞得热热闹闹;上面崇名而不崇实,下边就花拳绣腿;上面热衷于发文件、写材料,推广经验,下边就拼命挖掘“成果”,提前总结“经验”。只要上面喜欢,哪怕一点实际意义也没有,形式主义也要去干。
第三,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互为因果,相互包庇、保护、利用。官僚主义为了掩饰自己的“政绩”,最怕形式主义被揭穿,因此,总是千方百计保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互为表里。两者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如有的形式主义就是官僚主义所为,或是官僚主义所纵容、所允许。两者的思想根源是一致的,那就是心中没有群众,其危害也是一样的,那就是蛀蚀执政党的无形根基——民心、党心。
坚决刹住并最终剔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符合党心民心。旗帜鲜明地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坚决斗争,必须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办好办妥困扰群众的“烦心事”、拖累群众的“疑难事”、影响群众的“边角事”。总之,简政放权、服务于民,要由政府部门“端菜”变成人民群众“点菜”,才能走进群众心里,铸就牢不可破的党群干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