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三严三实”和“四有”要求是内在一致的,既坚持了党的优良传统,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三严三实”和“四有”要求是党员干部修身做人的基本遵循、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
要心中有党,坚定信念、对党忠诚。身为共产党员,党员干部的重要职责是为党工作。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党的意识和组织意识,把永葆对党忠诚作为修身做人的首要课题,常念入党时的誓言,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上,要不讲困难、不讲条件、不打折扣,毫不含糊、坚决贯彻;关键时刻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面对复杂矛盾问题、处于两难之间时,要多虑党的事业、少计个人得失,无私无畏、勇于担当;在重大问题、关键时刻、细微之处,要经得起党的检验和考验,始终做到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事业忠诚。
要心中有民,牢记宗旨、服务群众。为官的本质是为民,为民的根本是服务。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切实把人民需要作为第一选择,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主人、拜群众为老师,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目标上造福群众。要强化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做事的理念,深入开展为民服务“问态度怎样、问反映如何、问差距多大、问目标在哪”的“四问”活动,把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现实利益作为重要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人民群众。
要心中有责,恪尽职守、敢于担当。责任重于泰山,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任其职就要尽其责。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视岗位为责任,严格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经济下行期是结构调整期,更是赶超机遇期,特别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保持奋发有为的工作激情,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把抓发展的着力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上来,在确保质量效益的前提下,争取发展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经济与社会、发展与民生、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在现有条件下做急需的事,在有限资源下做效益最大的事,多做具有含金量、体现工作量的实事,防止有文字、没数字,有说头、没看头,有态度、没力度。要树立“问题没有解决,工作肯定没有推进;问题解决一个,工作就推进一步”的理念,坚持直面问题的工作导向,心里始终装着问题,眼里能够看到问题,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在破解难题中提高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对事关长远发展的大事、难事、要事,对急需解决而又能解决的事,要大力倡导“我负责、我来办、马上办”的作风,拿出拼劲和韧劲,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干一件成一件,防止在争论中、犹豫中、拖延中贻误发展。
要心中有戒,坚守底线、个人干净。心有戒,方能行有界。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最起码的要求,更是检验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的重要标准。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 “规矩面前没有特权、纪律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不仅要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内化于心,更要把守纪律、讲规矩变成为人、处事、从政的自觉行为习惯,对组织培养常怀感恩之心,对制度约束常思从严之益,对诱惑考验常念放纵之害,坚守底线、不触红线,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干净人”和作风上的“正派人”。要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持平常之心、平淡之欲、平实之风,切实做到慎独、慎微、慎初、慎友、慎情,防微杜渐、洁身自好,推动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从政环境。
(作者系蚌埠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