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看执政新常态

 时间:2015-06-18 16:18:00 |  罗泽荣 | 字体:【 】| 阅读: 130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举措科学统筹,实现执政目标、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有机统一。集中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全新认识,是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总纲领”和“路线图”。“四个全面”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对全党和干部更具有共识力、号召力和动员力,开拓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视域、新境界和新常态。

一、秉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品格和执政方法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路线和根本工作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是共产党执政的优良品格,也是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功的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国兴党,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直面当今中国和当代世界的重大课题,深刻把握和科学统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若干重大关系,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廓清了治国理政的全貌,阐发了治国理政的精义,抓住了治国理政的关键,使领导干部更加清晰明了治国理政的着力点在哪里,路该怎么走,事要怎么办。

“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正是我们党以实事求是的思想品格和执政方法,对国内外时代发展态势作出的正确把握和准确判断,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矛盾和现实问题的客观正视和科学应对,是对共产党如何解决执政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积极回应和及时部署。“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和实施,既是新一代共产党人继承实事求是优良品格的具体表现,又是自觉践行实事求是工作路线的生动写照,更是新时期我们党对实事求是执政方法的创新。

二、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和执政理念

人民至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人民是推动和创造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始终贯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根本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充满了真挚的为民情怀。习近平同志曾多次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他要求我们党要坚持倾听人民的呼声,回应人民的关切,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强调要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充分彰显了新一届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和执政理念,人民至上是“四个全面”战略的必然要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推进和实现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四个全面”战略实施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不断造福于人民,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连着人民幸福,它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了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强调要通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全面依法治国就是强调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共同推进,强调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切实维护和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突出敢于担当的政治勇气和执政魄力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至理名言告诉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有责任意识,要敢于担当。习近平同志一向强调共产党人要牢记使命、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积极倡导和培养领导干部的担当品质,明确指出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并在中共中央印发的新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把“敢于担当”作为好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之一,充分突出了新一届党中央敢于担当的政治勇气和执政魄力。

面对当今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问题与矛盾日益突出、利益格局调整错综复杂、社会转型急剧加快、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国内形势,党和政府领导国家发展、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能力受到巨大挑战和严峻考验。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敢于正视问题、直面现实,以强烈的使命意识、问题导向和无畏精神,冷静分析,科学应对,做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正是共产党人敢于担当的具体表现。没有这种担当精神,我们面对问题可能就会绕着走、躲着走,工作中就只会捡好的做,捡容易的做,捡能马上见效的做,就不可能做出这种战略构想,更不会在“全面”上大做文章。也正是具有这种担当意识,党中央才能以果敢的政治智慧统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以壮士断腕的气概全面深化改革,以刮骨疗伤的决心全面依法治国,以“老虎苍蝇一起打”的胆识全面从严治党,务求在各项工作中讲规矩、立规矩、守规矩。

四、强化实干兴邦的领导风范和执政信念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基础和发展动力,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科学地揭示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只能通过“变革的实践”加以解决。实践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践要求实干。一切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把握;一切愿景,只有在实干中才能实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重要结论,“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

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国家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靠的不是自吹自擂、虚张声势,而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实干和艰苦奋斗取得的。“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人民群众对政党、政治领袖的认同,不看你说什么,关键看你做什么”。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知实干兴邦的真谛,在全党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大力倡导务实工作作风,他在基层进行调研时曾多次强调,“一张蓝图绘就后,就要一任接着一任干,关键是实干苦干”,“没有落实,没有实干,再好的蓝图也是白纸一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实践实干中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并且每一个“全面”的实现都必须靠实干来完成。实干兴邦已成为共产党人的执政信念,我们坚信“四个全面”战略蓝图一定能够在实干精神引领下绘就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丽新篇章,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用实干成果更好地彰显和诠释中华民族在道路、理论和制度上的非凡自信。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