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法国亮点频频,精彩不断。让欧洲乃至世界瞩目的是,中法两国政府共同发表多个重要联合声明,经贸大单也如期接踵而至。中法经贸合作正“实”字当头,稳步开创新天地。
“务实”是读懂中法经贸合作大势的钥匙。近年来,中法两国在战略互信不断巩固的基础上,经贸合作呈现出鲜明的“务实”气质。
一是增长实。中国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法双边贸易额已达到557.9亿美元;截至2014年底,法国在华投资项目约4800个,实际投资额为136.4亿美元;中国对法各类投资存量超过86亿美元,2014年对法投资项目数量在新兴经济体中位居首位。
二是成效实。以2014年东风集团入股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为例,双方“联姻”一年间,后者净负债归零,经营状况持续好转,重新入选法国股指参考企业。同时,东风集团的汽车销量、销售收入和利润也纷纷增长,“双赢”成效一望便知。法国总理瓦尔斯日前在评价中法务实合作时就如此评价:“成果突出,前景广阔。”
三是机制实。2013年以来,以法国总统奥朗德访华为契机,双方成立了高级别财经对话机制。这一重要的合作机制覆盖广泛,从民航飞机到天文卫星等重大项目,从推动中法社保协定签署到中法驾照互相承认等民生细事,无不囊括其中。这些新机制如同“孵化器”,为中法两国各领域合作的深化保驾护航。
“开拓”是把握中法经贸合作大潮的另一把钥匙。李克强总理此次访法,从其一系列表态可以看出,开拓进取推进务实合作水平的思路清晰可见。
在合作方式上,强调“积极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将中国产业和装备制造能力性价比高和法国拥有高端先进技术的优势对接,既促进发展中国家实现低成本、可就业、高质量的工业化,又推进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发达国家出口和就业,一举三得。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方面,中法核能企业联合投资建设英国欣克利角核电站已开启先例。
在合作领域上,一方面要深化在航空、航天、高铁、钢铁等领域的产能合作以及核能、油气、水电等能源领域合作,一方面也要拓展农业、食品、医疗卫生、数字经济、海洋极地、节能环保等领域合作。
在合作态度上,中方支持本国企业赴法投资,也欢迎法国企业以先进的技术开拓中国市场。同时,还要促进双边贸易继续朝动态平衡方向发展。此外,在融资支持、人文交流等方面也提出了明确的方向、目标和举措,比如中法一致同意建立中法共同基金等。
中国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理念,引起了法国社会各界的共鸣。法国商务投资署署长米丽埃尔·佩尼科感慨:“如今每天、每周、每月都可以感受到中法关系变得越密切,最好的证据,就在实实在在的投资和贸易中。”法国经济类第一大报《回声报》6月30日发布整版报道,大声疾呼:面对中国机遇,法国人要迎头赶上德国、英国等已走在前列的欧洲国家。
中法关系新画卷正徐徐打开,更深入的交往令人期待。两国务实合作一定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关报道:
法国著名地缘政治学家、资深外交官米歇尔·伏舍——
中法关系发展对全世界都有益
6月30日至7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法国进行首次正式访问。正如李克强总理在《费加罗报》上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所说,“中法隆重庆祝建交50周年,开启紧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时代。”日前,法国著名地缘政治学家、资深外交官米歇尔·伏舍接受了中国青年报记者的专访,对中法关系中的一些问题作出了解读。
在谈到如何看待当前的中法关系和两国开展务实合作的关键是什么的问题时,伏舍说,法中两国关系的未来,取决于对已有“工具”和“成果”的延续和开拓。双边混合委员会,定期外交咨询机制,官方高层互访,财经、人文、科技领域交流机制等,都是发展双边关系“工具箱”里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双方在许多国际重大问题上的共同立场,以及双边经贸投资项目、人文交流项目等,则是需要不断延续并开拓的“成果”。
中法两国关系所处的国际背景已经今非昔比。与1964年两国建交之初相比,2015年的世界格局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两极格局已不复存在,多中心的世界正在缓慢形成,各国间的彼此依存度不断上升。中国正在重新崛起,找回作为一个大国的突出地位;法国作为一个传统强国,则正在努力重新激发活力、开拓创新。中法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对全世界都有益。
中国青年报记者提出,有人说,中法之间的贸易逆差是结构性的。对此,法国的解决之道是什么?
伏舍说,法国外长法比尤斯曾经提到,法国对华贸易逆差高达260亿欧元,这个数字非常惊人。随着两国经贸合作的加深,尤其是中国对法国投资,中国购买法国能源、交通、医药卫生等产品的不断增加,我们相信这个问题会得到解决。法国正在推行的“经济外交”,目的是让对外行动服务于国内,尤其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这项政策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
对于如何看待两国将加强在第三方市场合作的问题,伏舍说,大家知道,法国加入了亚投行,并对中国的这项提议表示赞赏。因为,法国已经准备好参与全世界的主要项目,从亚洲到中东、从非洲到拉美。例如埃塞俄比亚的复兴大坝将配备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的涡轮机,而涡轮机的一部分在中国生产,这是中法合作的后续成果之一。此外,道达尔、阿海珐和法国电力公司等,都与中国的合作伙伴有共同项目。
在医疗卫生领域,今年1月,法国总理瓦尔斯在武汉为中国的P4实验室正式揭牌。这是亚洲首个,也是全球最高等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是中法两国政府10年讨论和协商的成果。这个实验室的目标之一,就是对治疗非洲的传染病开展研究工作。
中国青年报记者提出,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已经进入了筹备的关键阶段,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办国,法国有何雄心与期待?伏舍说,保护地球是人类共同的任务,部分国家为此将承担起特殊责任。法国作为今年12月巴黎气候大会的东道主,目标之一就是在京都议定书到期之后达成一项全面气候协定,将全球气温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我们还看到,美国已经开始寻找替代能源,巴西已经着手应对沙漠化。中国也已经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2020年的碳排放量与现在相比将降低17%。各国的责任是共同而有区别的,这取决于各国的能力与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