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同志在陕西调研时指出,瞬间铸就永恒。山沟沟里出马列主义,毛泽东同志在陕北分析中国革命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写下一篇篇光辉著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指导我们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铸就了民族解放历史的永恒。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从回放中获得启示,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与时俱进加强党的建设、管理和监督,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王岐山同志在这里所讲的历史,是历史的启示:历史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有能力的;历史和现实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必然的;中国共产党有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但却大意不得,必须要有纠偏机制,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攻破的,要想走稳、行远,关键在于纪律严明、执纪严格,决不能出现“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这种一盘散沙的情况。笔者从王岐山同志的最新讲话中,品出了其释放的强烈信号,那就是要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抓紧、抓好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拥有8700万党员、430万个基层组织的执政党的纪律问题,关乎人心向背和国家民族命运。2012年12月4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到一个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把制定“八项规定”作为开篇之作,释放出正风、肃纪的强烈信号。
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我们党90多年历史上首次提出的,表明我们党对新形势下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纪律强党有了新探索、新认识、新创见。时下,修订党纪,是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内监督制度体系的一次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体现的就是执政党的党纪严于国法。修订党纪,就是要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去除现行党纪处分条例中与刑法等法律重复的内容,使“纪法分开”,让法律的归法律、党纪的归党纪。对党员干部而言,就是要把纪律挺在前面,而不仅仅是法律的规范,因为法律基本上是底线了。这样,党纪不是更宽松了,而是更紧了。今年6月15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出了关于国家工商总局原副局长、党组成员孙鸿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原总经理廖永远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的通报。值得注意的是,通报首先明确指出孙、廖二人均涉及“严重违反组织纪律,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细微之处有深意。通报中的这一变化,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释放出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出事的官员绝大多数都是涉嫌违纪、违法。当他们被查处的时候,他们不仅越过了严格的党纪限制,而且连法律的底线都已经突破了。事实上,许多官员的堕落也都经过了一个挣扎的过程,从违纪到犯法之间,也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在这段距离中,作为党纪的监管与惩戒,不应该存在留白。在这段距离中,党纪的存在感强了,党纪、党规的权威也就逐渐树立起来了,党员干部的违纪问题也就不再仅仅只是其违法、犯罪行为的注脚。
纪委就是要用党章、党规、党纪去对照违纪干部的行为,突出执纪特点,把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作为重点,维护纪律的严肃性,体现纪律审查的政治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党员干部敬畏纪律、遵守纪律。云南省原省委常委、昆明市原市委书记张田欣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取消副省级待遇,降为副处级非领导职务。从副处级晋升到副省级,他用了17年;从副省级降到副处级,他只用了不到一天。江西省原省委常委、秘书长赵智勇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取消副省级待遇,降为科员。从科员晋升到副省级,他用了32年;从副省级降为科员,也只用了不到一天。目前,赵智勇、张田欣所受到的是党纪处分,涉及到他俩的问题,还是党纪层面上的违纪,尚未构成违法。抓早、抓小,就是要对身居高位者也细究小节,该处分的处分,该降级的降级,红红脸、出出汗,扯扯袖子、咬咬耳朵,警示谈话、纪律诫勉,都已成为纪检机关的工作方法。抓早、抓小,既体现了惩、又体现了治,既是治标、又是治本。
今年,相比于去年风风火火的“周末打老虎,周一拍苍蝇”,反腐节奏似乎是放缓了许多。从绝对数字上看,似乎“老虎”少了些。但从查处违反“八项规定”、违反党的纪律的案件看,因违纪处分的干部并不在少数。截至今年5月31日,全国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88342起,处理党员干部116423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9740人。对中央纪委来说,“打老虎”“拍苍蝇”只是其工作的一部分,其主业其实是为党守住纪律这条底线,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天天拿着手铐抓人,而是拿着“党鞭”专门监督党内纪律执行、落实情况的,其实,这才是常态工作。
细心的读者打开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客户端,就会发现名称当中那一个“纪”字因为做了描红处理,显得十分突出。这样的细节背后,是中央纪委的一系列回归,向党章回归,向党对纪律检查机关的基本要求回归,向党规严于国家法律的理念回归。事实上,中央纪委内部的一些提法也在悄然改变。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纪委把“办案”改叫“纪律审查”,把“案件线索”规范为“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这些不仅仅是称谓的改变,更是内涵的深化,体现了职能的重大转变,是对党章、规定的回归。所以,必须从监督、执纪、问责的角度来看纪委的职责定位,才能真正认清中国共产党“党鞭”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