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与包容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发展的内在原则。《实施意见》中“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的提法令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这正是民主协商的基本方针。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贯彻落实好《实施意见》是人民政协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协自成立以来就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等领域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充分发挥了广泛协商和凝聚共识的作用,团结了一大批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和精英人才。协商民主不同于选举民主,选举更加刚性,协商更加柔性,在选举民主架构中,民意与民意相竞争、博弈;在协商民主架构中,民意与民意相沟通、妥协。把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有机结合起来,寻找民意的最大公约数、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均值、凝聚全社会的最大共识,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事业的优势所在。
平等与包容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发展的内在原则。《实施意见》中“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的提法令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这正是民主协商的基本方针。协商民主不是威权政治,协商民主也不是命令体系,协商民主是要使民主协商、平等议事、求同存异和体谅包容的原则内化于执政党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领导中,内化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自身的发展建设中,内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基因里。那么,什么是平等呢?平等在个人层面是以诚待人,不高高在上,不盛气凌人。在协商民主的层面则是提高决策的民主性,重大决策应当听取相关利益方和有识之士的意见,不能把效率凌驾于民主之上,而应当民主先于效率,民主保障效率的可靠性。什么是包容?包容就是能听、善听不同的声音、批评的意见,鼓励言论在底线伦理之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须知,任何政策都不可能尽善尽美,要想不断完善政策、推动社会进步,还是要听得进逆耳忠言。没有忠言逆耳,协商民主便会变成鼓掌民主、听话民主,那不是今日我们大力推动协商民主的初衷。
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作用,应当让协商与决策走得更近,还要善用党外代表人士的独特作用,让人民政协成为党外人士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的有效平台和宽阔舞台。党外代表人士特别是海外归国代表人士,往往具备较高学术水准和国际经验,多听他们的意见,有助于我国在全球化竞争格局中增强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因为协商不是执行,协商就是要商量,要本着平等议事和求同存异的基本要求,听得见不同的声音,听得进批评的意见,弄得明白什么意见是有价值的,进而虚怀若谷,开门纳谏,让决策更加科学,执行更有效率。在当前新媒体兴起的新时代,更应当运用现代化意见采集方式,充分利用大数据整合的各种新媒体优势,让协商的层级更加广阔,让协商的程度更加深入,让协商的效果更加扎实,进而探索“互联网+”时代的民主协商新形式。
以协商民主的方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让包括党内智慧、党外智慧、民间智慧、智库智慧、高校智慧等一系列智慧体系激发智慧因子,把聪明才智、睿智见解融通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格局中,实乃民主幸事,国家幸事,必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