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日前考察贵州遵义时讲的一句话。
总书记的这句话是一种亲民情怀,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到心中有民;是一句施政承诺,要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做到心中有责;是一面为官之镜,要将群众拥护不拥护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重要标准,做到“三严三实”。
政策为了谁?政策依靠谁?政策笑了谁?是摆在施政者面前的一项政治课题。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实现人民老有所养、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民生梦”,需要各级施政者具有“安得广厦千万间”的为民情怀,宣传好政策、落实好政策、完善好政策,才能让人民在改革的政策红利中“俱欢颜”。
不捂、不堵,“雷声大些”,让好政策走进“老乡们”
记得十八大之前民间有句流传的打油诗——“政策不知晓,处处碰壁了。夜来怨哭声,政府知多少?”这是“政策盲”导致“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乱象的一个生动写照。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施政。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中央的各项大政方针唯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真实需求、聆听人民深沉心声、接受人民直面监督,才能激发起人民的首创精神,凝聚起改革的磅礴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步,首要的是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然后才能实现人民的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让人民知晓政策、让人民理解政策是人民的权利,是各级政府的义务和职责。
上面的政策出来啦,我们就要在第一时间加强宣传发动,此时需要“雷声”更大些,脚步上的“泥土”更多些,做到不捂、不堵、不“扣押”、敢“放生”,才能让百姓知道的早些、笑声来得快些、政府形象更“亮”些。倘若一项政策上面已经“过河了”,下面还在“摸着石头”,或者说普通百姓仍闻所未闻、视所未视,那么执政本根怎能稳固?国之大树谈何枝叶繁茂?
从严、从实,“雨点大些”,让政策走得出“中南海”
执行力是政策的生命力。因为执行坚决,安得鲁罗文才能够历经千险、克服万难,最后顺利把信送到加西亚手上;因为执行坚决,三国赵云才能够闯过百万曹营、单骑救主,最后安全把阿斗送到刘备手中;因为执行坚决,一名普通的战士才能够在长征途中不负重托、历经艰险,最后成功把七根火柴交到大部队指导员手里。“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雷声大后更要雨点大。上面的各项惠民政策需要下面以从严从实的作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魄力去落实、去执行。执行到不到位?落实走不走样?是衡量“三型”政府建设和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在“改革大海”的航行中,阻挡的暗礁会更多,前进的波浪会更高,这就需要那些落实迅速、执行坚决的“弄潮儿”的出现,因为他们拥有顽强的进取精神,敢于涉险滩、啃硬骨头,敢于冲破利益的藩篱。如果落实的“油门”没有踩好,政策这辆“公交车”就会开偏、开翻,甚至会“撞伤”人。
端平、端稳,“阳光耀些”,让政策落在人民“笑脸上”
之前国家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新高考加分政策、养老金双轨制取消、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再提高10%等系列惠民政策,这些都是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缩影。
临苍生,需要“一碗水端平”;临贵族,需要甩掉“铁帽子王”。不搞“土政策”,不偏不倚,好政策的红利才能流向最需要的人民手中。分享政策“蛋糕”,要避免“一刀切”,要同时兼顾特困群体的保底福利,这样才能让人民都能分享到改革的成果和政策的红利。“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十八大报告强调,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因为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所以与群众有关的各项政策不管好不好都要接受群众的监督,观看群众的脸色,群众笑了,说明政策好,要再接再厉;群众哭了,说明政策不好,要改进完善,直到群众笑。这样才能做到十八大中提到的“两个凡是”: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新一届中央许下的庄严承诺。民富,天下才能顺治;民乐,天下才能和静。如果政策的红利更红了,马上就办的作风更实了,监督的阳光更耀了,那么人民的笑声一定会更多了,人民的获得感一定会更足了,改革的步伐一定会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