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既是人生的基础课,也是人生的必修课。孔子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意思是说,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人人都要以修养自身道德、品性为根本,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一名党员干部的作为,取决于其个人的修为。做人,是做官的前提;修齐治平,是先祖留给国人的成长、成才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的根基和基础就是修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也是道德自律和制度他律、自我约束和外在规范的辩证统一。
在佛书里,将“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净”,比喻已无任何欲念。身为共产党人,修好人生基础课,方得六根皆清净,一定要管好自己的“眼、耳、鼻、舌、心、身、意”,做到“眼明、耳聪、鼻灵、舌硬、身正、意坚”,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言论上同调、措施上同版、行动上同步。
眼要明,不让浮云遮目。眼,能见色者是。以能对色而生眼识,故谓眼根。眼睛是视觉器官,能看到周围的世界,能看到各种东西,也能分辨不同东西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当官绝非易事,当好官更不简单。要想当一名被老百姓认可、点赞、挽留的好官,就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凡事都能看清楚,看人能明察秋毫,把握“风向标”,做政治的明白人。
耳要聪,不忌苦口忠言。耳,能闻声者是。以能对声而生耳识,故谓耳根。耳朵是听觉器官,能听到周围的声音,能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比如音乐、说话声音等,也可用于感知压力变化。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耳聪才能明辩。要在“歌功颂德”中发现隐形“杂音”,当批评声来时,不文过饰非,在一片众口铄金中寻找内在的原因,做到防微杜渐。同时,不该听的坚决不听。
鼻要灵,不闻声色犬马。鼻,能嗅香者是。以能对香而生鼻识,故谓鼻根。鼻子是呼吸道开口,空气进出的主要通道,可以湿润吸入的空气。它是人体的嗅觉器官,能闻到气味,比如香味、臭味等。鼻子是嗅觉器官,也是党员干部的信息触角,要嗅危险诱惑,要嗅糖衣炮弹的腐蚀、美女醇酒的攻关、美元金钱的铜臭,自觉远离低级趣味,坚决抵制歪风邪气。
舌要硬,不尝糖衣炮弹。舌,能尝味者是。以能对味而生舌识,故谓舌根。口是消化道的开口,是进食器官,能品尝出不同的滋味,比如酸、甜、苦、辣等,也是辅助发音的器官。要戒“馋舌”,时刻管住自己,少跑“饭局”“酒席”,不该吃的东西坚决不吃,不该尝的东西坚决不尝,不该喝的东西坚决不喝,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正不移公仆之心。
身要正,不行歪门邪道。身,能感触者是。以能对触而生身识,故谓身根。佛教以身为触根,谓能发觉所触之物坚柔、寒暖等,故名。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党员干部要把自觉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和党的光辉形象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要正心、正言、正行,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意要坚,不学墙上芦苇。意,能知法者是。以能对法而生意识,故谓意根。心弱则志衰,志衰则不达。”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其言简意赅、言约旨远。这个“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一种超越、一种不甘平庸、不甘屈从、不甘得过且过的血性和品节。党员干部要时刻补精神之“钙”,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做到社会再变,人生的价值追求不能变;诱惑再多,也要始终牢牢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
唐代布袋和尚有诗云,“手把青秧插野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稻, 后退原来是向前。”是啊,身为共产党人,正心、正言、又正行,忠诚、干净、勇担当,修好人生必修课,方得六根皆清净。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明白人、开路人、贴心人、带头人,成为“清廉为官、事业有为”的好干部。